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黑玉堂

zt 九死一生攀高峰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章 探险家始终期望新的征服和创举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从本世纪20 年代开始,就成了各国登山运动员向往一试身手的地方。然而直到30 年后的50 年代,仅有5 年历史的中国登山队,就完成了从北坡征服世界第一高峰的壮举,为中国现代登山运动揭开了光辉的一页。从此,中国登山队跨人了世界强队的行列。

      1960 年中国登山队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时,沿用了历史记载中的海拔8882 米的最高高度。当时,国际上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其说不一:海拔8840 米、8882 米。8864 米、8848米,尚无公认的统一数字。1975 年,我国测绘部门测量其高度为海拔8848.13 米,位于北纬27 度59 分15 秒,东经86 度55 分39 秒,坐落在我国和尼泊尔王国的边界上,北坡在我国西藏自治区境内。

      珠穆朗玛峰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附近高峰林立。8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洛泽峰(海拔8516 米)、珠穆伦错峰(又名马卡卢峰,海拔8470 米)、卓奥友峰(又名乔乌雅峰,海拔8189 米),7000 米以上的高峰有数十座,形成了世界上极高峰最集中的地区。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地质学家的研究证明,大约在两亿年以前,珠穆朗玛山区以至整个喜马拉雅山一带,是一片汪洋,被称之为“特提斯”的大海。珠穆朗玛峰是在随后发生的一系列造山运动中升起来的。不过,它的南面与北面,长期仍在海水以下。直到离现在有7000 万年一100 万年的第三纪末,它才逐渐脱离了海洋的范围。珠穆朗玛峰从那时起一直在不断上升,它是地球上最年轻、最高的山峰。从第四纪冰期以来,它已经上升了约1400 米。

      不断出现的地震、地壳断裂和温泉等自然现象,表明珠峰的“新构造活动”仍在继续。其北坡地震活动异常活跃。据载1932 年藏历一月一日傍晚发生的一次地震,烈度达8 级以上。当时,位于珠穆朗玛北麓的寺庙——绒布寺的挂钟摇动长鸣,寺庙的殿堂屋顶倒塌,在几公里的范围内尘土飞扬,座座山岭间云霞密布。

      珠穆朗玛地区的自然环境异常复杂,在5000 米以上,坚冰和积雪终年不化,有数不清的冰雪陡坡和岩石峭壁,经常发生冰崩、雪崩和滚石现象。这里气象条件极为恶劣,即便是在良好的登山季节,也几乎天天刮着七八级的高空风,顶峰的风力常达十级以上。珠穆朗玛山区是地球上氧气最为稀薄的地带,峰顶上大气中氧气的含量,只相当于平原地区的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左右。山上经常下雪,气温很低,一般在摄氏零下30 度一40 度。由于这些原因造成珠穆朗玛峰难攀登。长期以来,人们把它与地球上的南北两极相提并论,称之为“第三极”。又因为它的高大,而称为“飞鸟也不能越过的山峰”。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珠穆朗玛峰北坡登山,当时有东山脊北壁和西山脊3 条路线。沿东北山脊攀登顶峰,必须经过“北地”和“第二台阶”两处最艰险的地区。1960 年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就是沿东山山脊路线登上峰顶的。

       它又是一座美丽的山峰。它雄踞于喜马拉雅山之上,气势雄伟,直耸云天,远在100 公里之外,肉眼就可看见它那多宝塔形的峰体。珠穆朗玛山区覆盖着万年积雪,山谷中发育着巨大的冰川,是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现代冰川中心。珠穆朗玛峰北坡有东、西、中绒布冰川泄合而成的著名绒布冰川。从海拔5500 米一6200 米,发育着众多的冰塔林,在冰塔林之间散布着冰湖和冰面河流,绚丽多彩,千姿百态。

       珠峰以西,是著名的米拉日巴圣迹。米拉日巴生于11 世纪,原是一位云游喇嘛,具有相当的文字造诣,善于以诗歌和寓言教人。他晚年修行于珠穆朗玛附近,得道成圣。藏族人民对米拉日巴甚为崇拜,每年到珠穆朗玛峰朝拜圣迹者,络绎不绝。传说女神就是服侍米拉日巴的。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00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元1709 年一1711 年,康熙命令当时的驻藏大臣测制西藏地图,可惜未留存下来,图上是否有珠穆朗玛峰很难推测。公元1714 年一1715 年,清政府从北京派出曾在钦天监学过数学的理藩院主事胜住、喇嘛楚尔沁藏布和兰本占巴,专程进入西藏地方测绘地图。他们在当时交通极为困难的条件下,直接深入到珠穆朗玛峰下,采用经纬图法和梯形投影法,对它的位置和高度进行过初步的测量。在康熙五十六年,即1717 年间完成的《皇舆全览图》上,便明确地标上了珠穆朗玛峰的位置,并定名为“朱母郎马阿林”。这份地图1719 年制成满文铜版,1721 年制成汉文木版,1733 年又在欧洲制成法文地图。在这些地图上,珠穆朗玛峰以满、汉、法等不同文字出现确定了它的名称。这份地图,可以说是关于珠穆朗玛峰最早的历史文献。如果说对珠穆朗玛峰的发现是指把这座山峰第一次测量并记载标明在地图上的话,那么胜住、楚尔沁藏布和兰本占巴3 人,应该最有资格被称为最初的发现者。此外,1744 年的《大清一统志》上也载有“朱母拉马山”,

       1761 年的《水道提纲》载有“朱母郎马”,1760 年到1770 年的《乾隆十三排地图》上标为“珠穆朗玛阿林”,1795 年的《卫藏通志》为“珠木朗玛”,1822 年的《皇朝地理图》和1844年的《大清一统舆图》上都标名为“珠穆朗玛”。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19 世纪中叶,英国人开始测量喜马拉雅山,由于他们是在印度平原遥测的,并未进入西藏和尼泊尔,从而对这些高峰的名称也一概不知。当时他们只是采用罗马数字的排列方法,从东到西,排列号数。珠穆朗玛峰列第十五。1858 年,由印度测量局局长乌阿建议并经英国皇家地理学会批准,将他们不知名的珠穆朗玛峰定名为“埃非勒士峰”(或“额菲尔士”、“埃佛勒斯”,均为英文EVERST 音译),以纪念他们测量此峰时的印度测量局局长,英国人埃非勒士上校。殊不知,他们对珠穆朗玛峰的测量,比中国的胜住等3 人已晚了130 多年。

       然而在此之后,世界上不少国家的地图,均沿用“埃非勒士峰”这一名称。甚至在解放初期,我国编撰的地志舆图,也因袭这个名称。1952 年5 月8 日,我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曾就珠穆朗玛峰名称等问题发出通报。通报指出:“‘埃非勒士峰’应正为‘珠穆朗玛峰’,‘外喜马拉雅山’或者‘外喜巴拉雅山’。”

       近代对珠穆朗玛峰的探险与攀登最早始于1893 年。但这一次以及1904 年、1913 年英国军队组织的3 次探险登攀活动,均因当地藏族人民的反对而未能真正展开。直到1921 年,英军登山队才第一次进人西藏进行攀登活动。习惯上都把这一次当做珠穆朗玛峰的第一次登山活动。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05 | 显示全部楼层
       从 1921 年开始直到1960 年中国登山队登上珠穆朗玛峰,珠穆朗玛峰的正式登山活动一共进行过15 次。其中成功的仅有两次。第一次是由英国登山俱乐部副理事长约翰·亨特率领的9 人登山队,在经过两年的人员和物资的准备之后,于1953 年4 月开始了珠穆朗玛峰第14 次攀登活动。全队共有正式队员9 人,及搬运工400 多人。1953 年5 月29 日11 时30 分,这支登山队的队员丹增(尼泊尔人,后英外交部称他为英国荣誉公民)、希拉里(英籍新西兰人)两人登上了珠穆朗玛峰。他们发表的山峰高度为8882 米。第二次是1956 年4月,由瑞士阿尔卑斯委员会组织,有正式队员5 人组成的瑞士珠穆朗玛峰探险队进行的第十五次登山活动。他们依然采用英国人成功的那条路线,于1956 年5 月23 日上午10 时登上了顶峰。登顶队员共有史密特、玛尔敏特、列依斯、贡钦4 人。他们发表的珠穆朗玛峰高度为8848 米。

       除了这两次以外,其余 13 次攀登活动都失败了。而这成功的两次,都是从珠穆朗玛峰尼泊尔境内的南坡进行的。英国从北坡攀登的8 次均未成功。英国世界著名的登山家马·洛里和欧文虽然到达了北坡第二台阶下高度为8572 米处,但却不幸遇难。

      1960 年,共有印度、美国、英国、法国、瑞士、日本、新西兰、尼泊尔、南斯拉夫、伊朗10 个国家的12 个队在喜马拉雅山区活动,绝大多数登山队的目标是攀登珠穆朗玛峰。这时,中国登山队也开到了珠穆朗玛峰脚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1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十一章 人类首次从北坡征服珠穆朗玛峰


      为了不致因队员过早进山而造成不必要的体力消耗,在大队进山之前,登山队派遣由罗志升和张俊岩带领的先遣组提前进入珠穆朗玛峰山区。先遣组在拉萨经过短时间的训练与准备后,于1960 年3 月3 日抵达珠穆朗玛峰山下的大本营营址。这是一片覆盖着积雪的平坦谷地,谷地的东西两侧都是中绒布冰川的高大侧碛,南北两侧则是古冰碛小丘。现代冰川的舌部停留在营地南面约1 公里的地方。按照侦察组的选择及行动计划方案,大本营要建立在南边的山丘之北,以便减弱经常顺着谷地刮来的地形风的袭扰。

      先遣组的192 名队员,顶风冒雪,很快完成了建立大本营(包括气象台、电台)的工作。珠穆朗玛峰脚下出现了一座帐篷城市。

       在建立大本营的同时,先遣队员们又分别在海拔5400 米的东绒布冰川舌部,冰塔林立、海拔5900 米的中部,以及海拔6400 米的北拗脚下,建立起了第一号、第二号、第三号3 个高山营地。他们还把几千公斤的高山装备、食品、燃料从大本营运到各个高山营地。这样,就大大减轻了以后向更高的营地进军时物资搬运的困难。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16 | 显示全部楼层
       1960 年3 月19 日,包括主力队员在内的登山队大队人员抵达大本营。3 月23 日晚,气象组向中国登山队队部报告了他们近期的预测:最近一次好天气过程,从3 月25 日开始。根据这个情报,队部立即部署决定:3 月25 日开始进行第一次适应性行军,高度到达6400米,使队员取得对这个高度的适应能力,同时继续完成向6400 米营地运输物资的任务。另外,派遣一个侦察组侦察北拗路线,向队部提出第二次行军通过北拗的技术措施。因为从海拔6400 米登上北拗还有一天的路程,为了在最好的天气侦察北拗,所以队部决定侦察组先于大队出发。

       3 月24 日上午,北拗侦察组先行进发。

       3 月25 日中午12 时,全体登山队员在大本营营地广场上整装待发。在升旗仪式及队长史占春和代表全体出发队员的藏族队员拉八才仁讲话之后,队长史占春对登山队员们发布了向世界第一高峰挺进的命令。

       登山队沿着侦察组和先遣组探寻出来的道路,绕过中绒布冰川的正面,插进东侧低洼的沟谷,向上攀行。远远可以望见中绒布冰川末端。

       由于坡度较缓,升高较慢,因此路程相对较长。郭超人在他的《采访日记》中这样写道:“我背着背包,扶着冰镐,跟随着长长的一列纵队,踏过山岩,走过雪坡,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去。最先感到分量的是呼吸。仿佛有一只看不见的魔爪紧捏着我的喉头,重压着我的胸口,需要用很大的气力,张着嘴不停地吸人肺部需要的空气。其次是双腿变得愈来愈重了,严格地说是全身都变得沉重了。并不是身体的某一部分酸痛或困乏,而是整个身躯已没有足够的力量将自己近乎麻木的双腿向前移动……”,无怪乎外国探险家称其为“一条世界上最长的里程”。下午6 时左右,登山队终于到达了海拔5400 米的第一号高山营地。从海拔5120 米一5400 米,仅升高280 米,漫长的路程却使他们艰难跋涉了6 个小时。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一号高山营地位于东绒布冰川末端不远的一块狭长的冰磁石台阶上。由东绒布冰川流来的小河,从台阶前面那陡峭的磁石下流过。台阶的后面紧挨着巨大的山崖,遭受着强烈风化的片麻岩层经常崩落。一个个倒石堆,贴伏在陡直的石崖上。滚落的岩块,有时会一直滚到营地近旁的石头围墙边上。在营地附近,中国登山队员们发现了几个用乱石堆叠成围墙的废弃的营址。里面堆放着一些已经锈烂的氧气瓶、罐头盒等,上面有清晰的英文字母。围墙外,散乱地丢弃着许多废旧电池和电线头。中国登山队员们推测,这是从北坡攀登珠穆朗玛峰失败的某支英国登山队遗留的物品。

      当晚,登山队在第一号高山营地宿营。

       3 月26 日,中国登山队继续向海拔5900 米的第二号高山营地进发。登山队员们向东穿过冰封的东绒布河,逐渐向东绒布冰川接近。在翻过一段险峻的山岩之后,开始进人东绒布冰川的冰舌地带。珠穆朗玛山区的冰川由于消融和补给的运动比较强烈,因此发育着其他地区冰川未有或少见的冰塔,有的地方竞密如森林。很长一段路程,登山队员们就穿行在冰塔林中。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冰川拐弯的山嘴,登山队员们遇上了一个难题,随行的记者郭超人这样记述道:“几座巨型冰塔并立在一起,像一道高峻的城墙一样堵住人们的去路。在冰塔的上方,露出几条曲曲折折幽暗的裂缝。看来,这是惟一可以穿越的路线。但是,当人们踏上冰塔对裂缝作进一步观察后,才发现这里正酝酿着一场巨大的冰崩。很显然,从这里强行通过是极其危险的。队伍暂时停下来,开始寻找一条更安全的路线。正在这时,队员们在冰塔下的一块‘蘑菇石’上,发现了一个奇怪的标记。大家围上去,原来在石头裂缝里放着一张纸条。这是走在大队前面的副队长许竞带领的侦察组留下的。纸上用红笔写着:“危险!冰崩地区。攀右侧山嘴绕行,切勿停留!速去!速去!”抬头观看,果然,在右侧一座十几米高的雪坡上,侦察小组用冰镐在冰雪上刨出了一级级整齐的台阶,修出了一条小路。沿着这条小路行进不久,登山队员们就到达了海拔5900 米的第二号高山营地。

       第二号高山营地的负责人纪克诚、工作人员张玉清,自从随先遣组来此建营开始,就一直没有离开过这个营地。当他们从报话机里得知大队将来到的消息后,抑制不住心中的狂喜。琢磨了许久,他俩决定为登山队员们包一顿饺子。

      当晚宿营于此的登山队员们,在海拔5900 米的高度,几十个人吃的就是他们两个包出来的饺子。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3 月27 日上午10 点,队伍从第二号营地出发,目标是海拔6400 米的第三号高山营地。顺着宽阔平坦的中碛堤,慢慢登上一个个倾斜的碎石坡后,队伍便开始进入中碛堤尽头的冰峡谷。穿过冰峡谷,登山队员们开始进入东绒布冰川巨大的粒雪原。这是一片漫漫的冰雪台地。由于冰面陡滑,裂缝极多,登山队员们开始在鞋上绑上冰爪,结成结组,用冰镐探路,继续向上攀登。从这里,可以看到海拔8470 米的世界第五高峰——玛卡鲁峰的山巅。

      下午,天气突然变坏,粒雪翻飞,寒风呼啸,温度计上指示温度的红线,骤然下降到零下20 度的刻数以下。中国登山队员顶风冒雪,没有停止前进的步伐。队伍通过北峰阴影底下,向西拐了一道弯,便踏上了北拗冰川北侧的冰磁石堤。珠穆朗玛峰第一次这么近地出现在大家眼前,大家要仰头才看得见它那高高的山顶。在最后翻过一个碎石坡后,登山队终于到达了这次行军的终点——海拔6400 米的第三号高山营地。

       从这里再往上,就是以攀登困难和危险著称的北墩和“第二台阶”。保证在复杂地形中安全行军的各种登山物资,绝大部分集中储备在这里。这里还设有电台、气象服务台、医务站等。第三号高山营地除了在物资供应、队员休息上起后勤基地的作用外,还是沟通突击队伍与大本营通讯联络的中转站。所以,大家都把它称之为“第二大本营”。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除队长史占春带领一个支援组留在第三号高山营地,准备随时出动支援侦察组外,登山队大队按计划于3 月29 日顺利结束第一次行军,安全返回大本营。

       从 1955 年就参加登山活动、几乎每次重大登山活动都担任侦察任务、为全队前进开辟道路的登山队副队长许竞,在3 月24 日上午率领北撤侦察组先行出发。侦察组还有王凤祥。刘连满、刘大义、彭淑力、王振华共5 名优秀的登山队员。

       侦察组比第一次高山行军的大队提前一天到达海拔6400 米的第三号高山营地。3 月27日早晨,北拗侦察组从第三号高山营地出发,前往北拗探路。

        出发不久,队员王振华发现在冰川边缘的一个凹坑里有一具尸体。有关资料是这样记载的:“死者头朝南,脚朝北,面部朝西,侧身卧于雪地上,双腿蟋曲,两手抱膝。同时看出死者的肋条很宽,大腿骨很长,关节粗大,虽然侧身蟋卧,但仍可看出此人躯体高大。这具尸体只剩一副骨架了,臀部以下,小腿和脚用一顶高山帐篷包得严严实实的,因此看不到他的脚。那顶帐篷已经腐烂了,但还可以看出它分为两层,内层白色,外层徽黄,边上有绳子和金属圆环。死者的身旁有一根金属的帐篷杆。死者用的皮质吊带上也只剩下裤腰上的几个皮头了。身上的衣服穿得不多,里面的上衣是淡淡的草绿色粗卡其布衬衫,外面套有一件深色的、但已经变了色的细毛线衣,下身穿一条细毛线裤,所有这些布料和毛线衣裤都已坏了,只残留着衣领、袖口、腰身等部分,稍一碰它,就会粉碎。大家仔细观察时,还发现死者手腕上残存着一丝一丝暗褐色的,已经干枯了的肌肉。从死者的姿态和他身上包着的帐篷来看,他当时可能是处在饥寒交迫、疲惫不堪的境遇中,无力到达或无法找到宿营地和同伴而丧命的。从尸体和遗物看来,大家都认为这是20 多年前一个不幸遇难的英国登山家。大家怀着严肃的心情,用雪掩埋了这位不知名姓的外国人。又拿起冰镐,匆匆上路。”后来这一发现公布时,在英国登山人士中引起震惊。美联社伦敦30 日电以“共产党中国的埃佛勒斯峰探险队可能已经发现36 年前在这个世界最高峰上失踪的两名传说中的英国冒险家之一的尸体,这真是奇迹般的发现”为题,报道说:“在阿尔卑斯山俱乐部总部里,这件事成为人们谈话的中心。马洛里和欧文原因不明的失踪是他们多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虽然这些登山者已经成为传说中的人物了。英国登山当局星期一晚上说,这个穿着英国登山服装的尸体,很可能是格·勒·马洛里或阿·克·欧文。曾经多次组织到埃佛勒斯峰探险的皇家地理学会会长克尔温说:‘很显然,中国人可能终于给我们提供了所发生的事情的部分答案。我认为不能排除这样的可能性,即这具尸体不是马洛里就是欧文的。’克尔温说:‘只有有机会研究那具尸体的衣服和牙齿,才能最后辨出是谁。既然中国人说,他们的登山队员已经当场把尸体埋起来, 要辨认大概是不可能的。’这位会长说:‘但是就已经知道的事实来看,它们有助于弄清这个秘密的。’”中国登山运动员的看法与此有很大不同。《环渤杂志》1982 年第7 期发表的史占春、许竞、王凤祥《马欧之谜——对珠峰攀登史上一个“悬案”的看法》一文认为:“至于在6400 米附近所见之外国人遗体,其本身显然与马、欧无关。即使马、欧失事于滚坠,从地形上看也绝无滚到东绒布冰川的可能。”文章认为:“从过去的记载来看,6400米的遗体很可能就是1934 年单人来北坡攀登并死于6400 米的英国陆军大尉威尔逊。”文章还披露了这样一些事实:“奇怪的是,1965 年中国登山队去珠峰训练时,遗体虽然还在,位置却有所移动,其附近还多出了外国产的鸭绒衣、短式睡袋和没有用过的彩色柯达胶卷。更为奇怪的是,1966 年我们再去珠峰训练时,上述遗体又不见了。”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侦察组到达了海拔6600 米的北拗脚下。

       珠穆朗玛峰北面的崇山峻岭间,矗立着一座顶端尖突、白雪皑皑的北峰,这就是珠穆朗玛峰的姊妹峰——海拔7535 米的珠穆北峰。在北峰与主峰之间,是一道奇陡的冰雪山脊,山脊连结点的低四处,看上去像一个湖谷,所以人们称它为“北拗”。北拗顶部海拔7000米,相对高度400 多米。有的地段坡度为70 度,个别地方几乎是垂直的。它像一座高耸的城墙屹立在珠穆朗玛峰的腰部。沿东绒布冰川地带从东山山脊攀登珠穆朗玛峰,必须通过北拗,因此登山队员们恰如其分地将之比喻为珠穆朗玛峰的“大门”。中国登山队员们后来这样描绘他们见到的北拗:“一个坚冰厚雪堆积起来的近于直立的冰壁,冰壁上潜藏着无数冰崩和雪崩的槽道。”“这里经常发生巨大的冰崩和雪崩,数不清的冰崩和雪崩,数不清的冰岩和雪块以雷霆万钧之势,倾倒而下,老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它的轰鸣声,威力极大。”

       过去,打算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攀登的探险队,就曾在这里遭受风雪的袭击,多次遇险。据《大英百科全书》记载:在1922 年的一次雪崩中,就有7 名英国探险队的搬运工被埋在这一带的冰雪底层中。

      根据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行动计划,全队第二次行军的任务,就是敲开北拗这座珠穆朗玛峰的“大门”,登上7000 米以上地带。而侦察组的任务,则是为大队通过北拗寻找、开辟一条能往返经过数百人次的安全路线。没有向导,没有精确的地图,北拗的地形在1958年的侦察之后,又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任务不言而喻相当艰巨。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31 | 显示全部楼层
      当晚,侦察组宿营于海拔 6600 米北拗脚下。

       3 月27 日,侦察组分为两个小组在北拗下活动,用望远镜对北拗全貌进行了仔细的观察。根据观察结果和反复研究,他们发现,可供选择的路线共有4 条,其中包括英国队过去选取的大“这”字形路线。乍看起来,英国队选取的路线坡度较小,比较好走。但仔细观察发现,它不仅线路长,而且还有发生雪崩的危险。经过讨论,大家一致同意选择位于英国队选取路线南面的第三条路线,这条路线与1958 年侦察组提出的路线大致相同。这条路线的有利之处在于避开了冰裂及冰崩、雪崩区,不利的是坡度大,易发生滚坠的危险。

       侦察组先由许竞走在第一个结组的前面开路,在登上一个雪坡之后,前面出现了一个大冰坡。侦察组换上刘连满在前面开路。刘连满使用“三拍法”的攀登技术,右手握住冰镐的十字头,使镐铲向上,镐尖朝下;左手紧抓住镐身,将冰镐尖扎在冰坡上。扎牢之后,他才抬起右腿,使前面的4 个冰爪齿抓在冰面上。接着左腿也做了同样的动作,当两脚蹬住后,便将整个身子的重量移在脚尖上。随后他拔起冰镐,两手高举,又往更高的冰面上扎去,两个脚又同样移动一次。每次移动约摸上升30 厘米。每当他爬上七八米的时候,就用冰镐刨出一个台阶,从胸带上摘下冰锥,用铁锤把它敲人冰层,把铁锁卡在冰锥的铁锁上,再将保护自己的主绳套在铁锁里。由于空气稀薄、呼吸急促,所以体力消耗得很快。他每上几步,就要伏在冰镐柄上喘息一会儿。爬完了这20 多米长的冰坡,他打下了最后一个冰锥,把主绳固定在上面。侦察组的其他队员,便抓住主绳爬上了冰坡。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接着,又是王振华、许竞、王凤祥轮番开道。他们上升到海拔6860 米的地方,被一道冰崖挡住了去路。冰崖高20 多米,近乎直立,很难攀登。但在冰崖上有一条垂直的冰裂缝,宽约一米。许竞同队员们研究之后,决定沿着这条被他们称为“珠穆朗玛冰胡同”的裂缝攀登上去,刘大义先上,王凤祥保护。

       由于冰雪不太坚实,冰锥无法打牢。王凤祥便用冰镐凿出了几个窝状的台阶。然后,刘大义叉开两腿,蹬在两侧冰壁的台阶上,整个身体摆成一个“大”字,利用这几点支撑着全身的重量。利用攀登大型岩石裂缝的办法,一下一下向上挪动。当他登上这几个台阶后,自己又抡起冰镐刨起新的台阶来。许竞这时发现,“冰胡同”的上部,冰的透明度较大,估计冰层较硬,便建议刘大义打冰锥试试。刘大义一试果然打牢了。于是他便打一个冰锥跨上一步,登到“冰胡同”顶部固定好了软梯。

     刘大义与随后攀登上来的彭淑力一起,对“冰胡同”以上的地形进行了侦察。他们发现:冰胡同”往上,是一个坡度约为 30 度的雪坡,积雪很浅,但长有200 米左右。

      这段雪坡可供大队做临时宿营地。雪坡尽头,是一道又高又陡的冰雪陡坡,高约 50 米。陡坡下的高度为海拔6950 米。他们估计从这个陡坡上去,便是北拗顶部。

       刘大义、彭淑力从“冰胡同”上下来,把观察的情况向许竞做了汇报。鉴于天色已晚,许竞下令侦察组全体队员立即下撤。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由于天气恶劣,地形险恶,登山队大队十分关注侦察组的动向与安全。队长史占春一直留在第三号高山营地,并专门设立了一个配备远距离望远镜和信号装置的降望哨进行不间断的跟踪观察。同时,派出陈荣昌、屈银华、罗桑、郭超人组成的结组支援侦察组。

      下撤的侦察组与支援组在北拗下相遇。当晚,他们宿营于6600 米的过渡营地。

     1960 年3 月31 日,登山队队长史占春密电国家体委及支援委员会,称侦察组已全部安全地返回了大本营。因天气关系,此次侦察组到达的高度为6940 米,未达到北拗顶,但他们已为大队攀登北拗找到了一条路线,“完成了侦察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5 月13 日,在韩复东主持下召开了进行第四次行军部署的会议。

      气象组首先报告,由于高压气团向珠穆朗玛峰地区移动,因此将有一个好天气过程。这次好天气过程,将有4 天左右的一等天气。这是今年春季珠穆朗玛山区最后一个好天气过程。

       根据气象预报,会议做了行军的日程安排:第一、二线队员第一日到达6400 米,第二日到达7007 米,第三日到达7600 米,第四日到达8100 米。第三、四线队员提前一至两天出发,将所需物资提前运到各营地。

       第四次行军的队员部署为:第一线即突击组,责成队部会同医务组从主力队员和运输队员中认真选拔,由许竞担任组长。为了保证在任何情况下都有人指挥,还决定由王富洲担任组长的第一代理人,刘连满为第二代理人。二线、三线、四线由运输队员组成,分别负责7600 米一8500 米、6400 米一7600 米及大本营至6400 米的物资运输任务。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会议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组织和物资保障措施。

      据 5 月13 日前的天气预报:珠峰地区5 月16 日至20 日为好天气,5 月下旬天气转坏,6 月初为雨季。因此,大队决定5 月15 日出发,20 日突击主峰。但至5 月15 日天气突然化,好天气后延,一、二线队员出发日期推迟了两天。

       5 月17 日上午9 时30 分,一、二线队员在“突击顶峰誓师大会”后出发。当晚全部抵达6400 米营地。

       5 月18 日8 时30 分,6400 米营地传来北拗营地报告:一、二线队员已全部按计划抵达北队

       5 月19 日,一、二线队员抵达7400 米营地。

       5 月21 日,一、二线队员抵达7600 米营地。

       5 月22 日,队伍经过重新调整,突击队员和运输队员27 人,携带着250 公斤物资来到
了8100 米营地。

       5 月23 日下午2 时,许竞、王富洲、刘连满、贡布4 名突击主峰的队员到达了8500。在他们建好营地之后,屈银华带着郭宗岳、群贝坚赞、多加、索南多吉、米马、云登、茨仁、却加、米马扎西等9 名运输队员也赶到了。他们将突击主峰所需的物资运到了突击营地,完成了最后一次关键性的运输任务。根据事先的安排,屈银华留下来担任拍摄电影的工作,其他9 名运输队员完成任务后,返回8100 米营地休息。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按原计划在从8500 米突击营地出发时应该有10 筒容积4 升,压力是170 个一180 个力的氧气筒,但因为运输当中发生问题,结果最后检查时发现有两筒已经空了。他们估计,不是运输队员在路上不小心碰开了阀门开关,就是疏忽中把空氧气筒背上来了。屈银华的原定任务是拍摄从突击营地到“第二台阶”的电影,由于氧气不够,临时决定他的任务交由王富洲完成,屈银华也不再随突击小组行动。他们轮流吸用几筒白天用过、尚剩余一些压力的氧气筒,度过了这一夜。

       5 月24 日9 时,许竞、王富洲、刘连满、贡布依次从帐篷里爬出来,用尼龙绳串连结组开始出发。不料,刚走出不远,登山队副队长、突击组组长许竟突然倒下了。已是在这样的高度,却失去了冲击顶峰的机会,这是相当可惜的。屈银华补入了突击小组,按既定方案,王富洲担任突击小组组长。

       突击小组继续沿着山脊前进。他们每人分得两筒氧气,用睡袋裹起来,其中有一筒带着调节器和面罩,一起塞进背包里,只将面罩留在外面,塞在背包旁边的小口袋里,以备使用。此外每人带有一副冰爪、几个钢锥,王富洲还带了一架电影摄影机,贡布多背了一个用红旗包起来的毛主席半身塑像和一些电影胶片。刘连满的背包里多装了一把铁锤。他们4 个人平均负重量是14 公斤左右。

       中午12 时,他们到了“第二台阶”的裂缝脚下。两个小时以后,他们上到了裂缝尽头的一块大岩石上。这里就是史占春、王凤祥挖雪洞过夜的地方。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13:31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他们的右侧,竖立着一块笔直的4 米多高的岩壁。他们看到:岩壁表面没有支撑点,只有一些很小的棱角,无法用以攀登。岩壁上虽有几条裂缝,也都只有拇指那么宽,它们之间的距离又都在1.5 米左右,很不利于攀登。

      刘连满在王富洲的保护下,在岩壁上打了两个钢锥。谁知他在攀登时,却连续三次摔了下来。贡布和屈银华分别尝试攀登了两次,也都摔了下来。

      最后,刘连满做人梯底座,屈银华脱去高山靴踩在他肩上,在岩壁上又打了几个钢锥。一个多小时后,屈银华才攀到“第二台阶”顶部,也就是这块岩壁的顶部。贡布、王富洲、刘连满相继登了上来。这时已是下午5 时。他们从突击营地到达“第二台阶”顶部,竟花了7 个小时,其中3 个小时便是在这块仅仅4 米多高的岩壁上面花掉的。

       片刻休息之后,他们结组继续前进。走过“第二台阶”上面的碎石坡后,他们踏上了一道冰雪坡。这时,长时间在前面担任开路任务的刘连满体力越来越差,高山反应也越来越严重,他一连摔倒了好几次。在海拔8700 米处,他又一次摔倒再也爬不起来了。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把刘连满安置在一个既避风,又不会发生坠岩危险的一块大岩石旁的弧形拗槽中休息,准备回程中再把他带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3-29 05:55 , Processed in 0.127773 second(s), 1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