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背井离乡来南方也不觉5年有余,却很少去深入体会这南方城市的风情。SZ留给我的一直都是激情有余,稳健不足。可能是我没有去真正领会这个移民城市的文化。除了每年夏天深圳那满街叫卖的小贩的荔枝,就是古人的“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常做岭南人”的千古诗句。 [$nbsp][$nbsp][$nbsp][$nbsp][$nbsp]真正岭南文化可能要看潮汕一带。广东人爱吃,对吃也讲究。秋风起,螃蟹肥。刚刚立秋,我携家人好好品尝了一把蟹粥和功夫茶。 [$nbsp][$nbsp][$nbsp][$nbsp][$nbsp]今年不知怎么搞的,广东连续十多天处于闷热状态,令人烦躁疲惫,胃口大减。不如锅粥调济胃口,鱼、肉滚粥食得多了,不如来只膏蟹肥虾滚粥。本来稻黄秋起时节的蟹肉才特别肥嫩,但夏季时节膏蟹却膏肥蟹香,那膏蟹粥端上来,光卖相就令人食指大动,金黄色的蟹膏飘浮在粥面,蟹肉的鲜香伴着滚粥的热气飘逸,着实令人垂涎。鲜美的蟹肉令粥水鲜甜可口,轻嚼蟹膏,又自然回甘。如果那粥底用上好丝苗混合珍珠米文火熬成,这膏蟹粥绝对是一上佳粥品。 [$nbsp][$nbsp][$nbsp][$nbsp][$nbsp]听得朋友谈到这蟹粥的做法也是讲究火候与配料的。首先是选择强壮新鲜二三两重的螃蟹洗净,剪下蟹足,去节和尖,再将蟹体一剖为二,去掉蟹内杂质;同时选上等白粳。煮时先倒洗清的米、蟹入锅加水,沸透时加入新鲜肉丝、虾仁、细姜末、料酒,粥宜稀薄为好。熬熟后,在起锅前加猪油、盐、味精、葱末、胡椒粉。煮成的蟹粥呈金黄色,油亮剔透,其味鲜美无比,别有风味。热粥会使人吃得直冒汗,全身感到舒服;蟹粥营养价值高,容易消化,更适宜老年人和小孩 [$nbsp][$nbsp][$nbsp][$nbsp][$nbsp]在潮州食馆里品粥,而同时喝的那功夫茶也是一门很讲究的学问。功(工)夫茶何谓 "功夫"? 一指技艺, 二指时间, 三指感觉. 种茶制茶得下功夫, 泡茶冲茶要好功夫, 品茶饮茶得有闲工夫. 好功夫与闲工夫的组合, 使品饮功夫茶真正十分有趣。 [$nbsp][$nbsp][$nbsp][$nbsp]第一有趣为功夫茶具的精巧. 那一直沿用至今尚未出现更新替换的大如密柑、小似桔子的茶壶(潮洲人俗称 "冲罐". "苏罐"). 薄似蝉翼而洁白如玉的茶杯, 其独特的性能与用途, 令人叹绝. 那壶以紫砂泥壶为正宗. [$nbsp][$nbsp][$nbsp][$nbsp][$nbsp]第二有趣为冲泡方法的考究. 沸水注入茶壶后约摸几十秒钟之后(首次时间可稍长一些)即要把茶汤倒出来, 否则, 时间一长就会把茶叶中一些影响香味的物质都溶解在茶汤里, 影响茶汤的口感和色泽,此为怕"泡". 而往壶里注水时应环绕壶嘴和壶边高冲, 切忌往壶心灌, 以免 "淋破茶胆"! 斟茶时,又要把壶嘴降低, 要临着茶杯飞快地反时钟方向轮番沥茶, 茶汤流成线时是 "关山巡城", 茶汤滴成点时是 "韩信点兵". "巡城"和 "点兵"是要把茶汤尽快沥出, 并在茶杯中分得均匀, 因为先沥出的茶淡, 后滴出的茶浓, 浓淡必须分得均匀, 方能使每一杯茶都完全一样. 沥茶怕斟得高, 高则茶汤注入杯子时会溅起泡沫, 影响茶汤的色泽感.同时有爱人司壶, 品茶自然美不胜收。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第三有趣, 是功夫茶喝惯了容易上瘾.夫茶的特点是闻起来香, 喝下去苦, 回过头甘. 苦尽甘来, 涩后回爽, 有曲径通幽,豁然开朗的妙处. 因其回甘而有生津止渴之效果, 又因其喉底的清爽, 忍不住又勾起再喝一杯的欲望.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伴着柔柔的音乐,吹着习习的晚风,静静地坐着,或倾听朋友的故事或回忆自己的往事,还有这美味的蟹粥和甘香的功夫茶做伴......岭南生活的感觉好极了。人生之乐事也莫不如此,夫复何求?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补充一下是该潮州食馆位于南油的海印长城一期的对面,小生向各位推荐一下,可不是做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