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443|回复: 38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26 19: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缘起:

      从小生长在大渡河边,却从未感知到大渡河峡谷的存在,更未曾想过,长年累月目睹的山水,有一天,会成为名胜景区。
      殆至年岁稍长,爱上户外,方始关注这一片熟悉的土地。因了汉源论坛里热爱山水的长辈、因了身边一群山友的国庆计划,我义不容辞地做了起地陪,也才有了此次大渡河峡谷之行,才有了更多的感动与回首。

附探访攻略:
      从深圳飞成都后,以成都为据点:
      第一天:早上8点10分在南站坐慢车,于下午3点左右抵达汉源站(即乌斯河),或早上10点多的快车,于下午5点左右抵达汉源站。然后利用下午时间沿大渡河边的乌金路,包车深入大峡谷核心景区。晚上返回乌斯河住宿。
      第二天:一早出发,坐车(最好能包车)上皇木,然后沿乐西公路,经岩窝沟 至永利,再转乡村路到莫朵,晚上前抵达放马坪(二道坪,晚上宿二道坪向老师家(建议最好提前跟向老师约好)。
      第三天:从向老师家出发,沿老苍沟进入沟底,拐进牛心沟,再 爬上右边的古路村(此行比较艰苦,大概要7、8个小时),晚上宿古路村小学(建议提前与小学老师约好,或到时候直接问路去家里找)。
      第四天:从古路村下撤,经古路天梯,下到癞子坪,观赏成昆铁路精华之一线天、世上无双壁、天下第一柱等,返回乌斯河。晚上乘火车到成都。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大渡河峡谷于2001年被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大渡河峡谷国家地址公园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乐山市金口河区与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接壤部位,总面积约404平方公里。地质公园以大渡河大峡谷和大瓦山玄武岩地质地貌为特色。
      地质公园主体是位于乌斯河——金河口间的大渡河大峡谷,属典型的河流侵蚀谷峡谷地貌,长约26平方公里,谷宽70至150米,局部小于50米,落差1000至1500米,最大谷深2600米,为长江三峡的一倍、比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还深860米,气势雄伟、壮观秀丽、险峻幽幻,两侧壁立千仞、千姿百态、如画如雕;并切割出前震旦系(距今5亿4千万年以前)峨边群至二叠系峨眉山玄武岩(距今约3亿年)厚达数千米的完美地质剖面,记录了十多亿年来地质演化的历史。(摘自新华网)

     大渡河峡谷核心景区有乌(斯河)金(口河)公路沿线、成昆铁路系列工程(天下第一柱、世上无双壁、隧道内火车站等)、两岸原生态民居村落群、峡谷支谷(老苍沟、白熊沟、深溪沟等)以及大瓦山、乐西公路、皇木镇、蓑衣岭等环峡谷景区带。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因为归家的缘故,个人真正行走和探访大渡河峡谷,只有两天时间,未能与同伴走完全程,也未随同他们感受大峡谷南北两岸的风光和人文,实在一大遗憾。

10月5日,从皇木租车,沿乐西公路,经岩窝沟、永利到莫朵。然后下车步行至放马坪,晚宿二坪向老师家。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乐西公路修建于抗日战争爆发之际。1938年,日军占领了中国大半国土,东南沿海对外出口完全被切断,援华物资只能从滇缅公路运入。而物资要运到四川及战时陪都重庆,还要绕道贵州。国民政府因此下令修建乐山到西昌的公路。乐西公路和从西昌到云南祥云的西祥公路合称川滇西路,有了这条通道,云南入成都的里程就缩短了295公里。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岩窝沟是乐西公路中难度最大的一个工段,沟两边直线距离不到1000米,但是绕沟公路有7公里。史料记载,在筑路的20万民工中,死伤达14000多人,其中尤以汉源县境内的岩窝沟和蓑衣岭死亡民工最多。仅在打通岩窝沟7公里长的路段中就死亡民工1400多人。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岩窝沟1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岩窝沟2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岩窝沟3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岩窝沟4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车到莫朵后,由于无法再往前行,我们只能下车徒步十多公里去放马坪。
沿路是苍郁的山野植被和秋收的玉米,还有满树满树的苹果。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通往放马坪的路,修在这悬崖中间。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有的地方无法用传统方式修筑,就只能采用打洞的方式进行。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路边,带着露珠的狗尾巴草向我们展示着大渡河峡谷娇美的一面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在路途休息时,拍摄到的大峡谷支谷风光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放马坪隶属四川省汉源县永利乡马坪村。马坪村共有七个组,总人口约200多人。放马坪属于第四组的一部分,全组只有10多户人家。几十年来,尽管不断有添人进口,却依旧无法阻止姑娘们的远嫁和小伙子们的外出。据老支书徐国元称,目前放马坪年轻一代几乎全部外出打工或定居了,剩下的除了老人就是小孩,成了名副其实的“老幼村”。
      俗话说: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可大峡谷北岸的悬崖上却偏偏例外,放马坪没有充足水源,人们只有靠天吃饭。今年,在政府扶贫项目支持下,放马坪的农户才开通了自来水和电。值得一提的是,我们抵达的哪天,老支书家的电表上显示刻度为2度。
     这里耕种方式原始,经济来源主要靠人背马驮将余粮、水果蔬菜、核桃、黄豆及少量的家禽家畜运到公路旁或集镇上出卖后来维持。

……………………………………………………………………………………………………

这是村里唯一的小学。学校里有6个年级3个班,唯一的一位老师还兼着校长。学校里的学生来自放马坪和周围的村组,每天早上9:30点上课,中午不吃饭,下午3:30就放学回家。学校的校舍很破旧,为防风躲雨,教室的窗户被堵死,凸凹不平的泥墙是教室最明显的标志。教室前有一块不大的土质操场,长满了小叶杨树,教室的一面墙壁还被用于发布村务公开,上面密密麻麻地记载了马坪村这两年的所有收支列项。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这是村里的人家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傍晚时分,我们从放马坪下落到二道坪,抵达了住宿点——刚才提及的学校唯一教师——向克强家。

     向克强家在离学校二十来分钟路程的二道坪,属马坪五组。他1978年在古路小学任教,那时古路的小路还没有修筑,他整整在天梯上,上上下下攀爬了八年,1986年调到马坪小学任校长。二十年来,他一人在此苦苦经营,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只有他从没有挪过地方,一直在悬崖上的小学里默默地耕耘。
    向老师的妻子是古路村人,家里还有个耳背的母亲。他膝下有一儿一女,我们赶到的当天,他大女儿刚刚去汉源一中拿大学入学通知书。小儿子则在唐家中学念书,表现一直很优秀。我们刚到他家,小儿子就钻进厨房,帮他妈妈做饭,忙的不亦乐乎。

在安顿好一切后,我们开始在向老师的带领下,观看大渡河峡谷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二道坪很小,很小,严格来讲,只能算是袖珍村寨。事实上,大渡河峡谷两岸悬崖上的村落,几乎都是袖珍型的村落,每个聚居点最多就十来户人家。
     二道坪是大渡河峡谷核心景区的最夹观赏点,它从大渡河峡谷北岸悬崖中腰处延伸出来,远处看,犹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雄鹰嘴部,异常险峻。

     站在二道坪的悬崖边,左可将对面的古论村聚居群、天梯、大渡河峡谷、成昆铁路一线天、老苍沟通通收入眼底。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右可远眺深溪沟水电站及附近支谷。而气势恢弘的大渡河,也就在二道坪下的长河坝处大转弯。
 楼主| 发表于 2006-10-26 1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养在深闺人不知——探访大渡河峡谷小记

二道坪的正对面,是直入云霄的峡谷群峰。据向老师介绍,在这样的岩壁深处,还有几户悬崖上的人家。我们听闻,惊出了一声冷汗,于是在他的指引下,使命睁大眼睛,终于在白云根处,寻觅到隐没在悬崖上的屋顶。而旁边,就是农家开垦出来的庄稼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6-22 19:06 , Processed in 0.273574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