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779|回复: 42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6-24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夏天了,天气热了,fb一点的走走吧。

【活动主题】"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东莞南社古村休闲游
【活动时间】7月2日(周日)白天一天。

==报名请移玉步: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东莞南社古村休闲游


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有碧水两岸明清人家东莞茶山的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东莞茶山镇,建于南宋初年,距今已有800年历史,全村面积近7平方公里。以古民居、祠堂、书院等到为特色。
[$nbsp][$nbsp][$nbsp][$nbsp]东莞乡村保存着许多明清建筑,保存最完整的地方是茶山南社村明清时代的古建筑群,有100多间民宅和25间宗祠,尤其是比较完整地保留了资政邸、百岁坊、百岁翁祠、谢氏大宗祠等著名文物建筑。

[$nbsp][$nbsp][$nbsp][$nbsp]百岁坊是为纪念百岁的四位老寿星而建,大家看它飞檐斗拱,古朴壮观,重修这作牌坊时却运用砖木,雕花榫铆,谨依原样,所以极好地保存了当年的风貌。旁边还有百岁翁祠,是一位百岁老人遗命用自己所居古屋改建的。资政邸,是光绪年进士,官至礼部主事的谢元俊的府邸。它座落在小丘之腰,石级,栏杆还保持着当年的高贵气派,

[$nbsp][$nbsp][$nbsp][$nbsp]两廊的花楣精美绝伦,厅中的垂花门镂刻着花卉群鸟,上面的孔雀尾、凤凰头都凸出木外,栩栩如生。

[$nbsp][$nbsp][$nbsp][$nbsp]南社村的古建筑群与“客家围”、“潮汕大屋”有所不同,它代表的是珠三角地区水乡特色,每一民居都单家独户称“家庙”,“家庙”前有自家的水井、麻石小巷。每家的麻石小巷都隔着一条小水道。最具特色的是“家庙”的建筑,多为四柱三间三楼砖石牌坊式建筑,楼为歇山顶,檐下如斗拱,门额上配有雕刻精美的木雕。上百间民居错落交织,在密集的树丛中闪现着古典的韵味。“家庙”门楼上无论是动物还是花鸟的木雕、石雕全都栩栩如生.

[$nbsp][$nbsp][$nbsp][$nbsp]这些融家庙、水坊、古井为一体的古建筑群落不仅保留了较为完整的明清文化,而且还成了考察早期珠三角地区水乡居民生活状况的鲜有的依据,具有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茶山南社村古建筑群现为广东省省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以前的游记,图片,作业-------

诱惑一下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再来一张
发表于 2006-6-24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那里的建筑很漂亮啊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呵呵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23: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石龙
         在东莞境内。清代四大名镇之一。
   文物古迹:
   石龙历史悠久,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文物丰富,初步发现有历史遗迹、文物二十多处,如孙杜桥、欧仙院、龙溪书院、林屋祠堂、新维祠堂、荣阳书院旧址、竹器街、福音堂、观音堂等。有革命旧址、遗迹十多处,如李文甫纪念碑亭、莫公壁纪念碑、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周恩来东征演讲台等。其中较为著名的文物古迹有:
  1、孙杜桥:建于明代,位于西湖村与茶山头村交界处,有十多个排灌口,有明代碑广记载。1947年东华三院曾为修桥捐款。
  2、欧仙院: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龙黄家山原小学内,始建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光绪十年(1889年)重修。今存建筑物为水磨青砖,水泥顶,西洋式平房。欧仙,字东明,黄家山人,宋仁宗时在世。年轻时曾到罗浮山从黄野人学道,暮年返乡,买舟垂钓,顺以渡人。后来传说有一天深夜,有道人度他得道成仙,由于些人心地善良,乐善好施,深为乡民乐道。乡民为了纪念他,在乡间择一清境庙侧,集资建祠,称“欧公祠”。
  3、龙溪寺:龙溪寺原称地藏王庙,旧址在蒲溪,民国初年改名龙溪寺,供奉佛像。龙溪寺始建于何时,已无从考核。后人只在庙梁上发现有“光绪29年重修”字样,可以肯定它在光绪29年前早已建成。直至解放前,寺内尚有僧人主持。该寺香火颇为鼎盛,抗战期间曾从四处请来和尚十多人,打过三次“万人缘”,在附近一带有过一定影响。
  4、林屋祠堂。位于林屋村内,建于明代,记载了林氏自宋代移居石龙的过程,是林姓人维系团结、议事的地方。
  5、叶氏宗祠。位于石龙新维村,建于清代咸丰辛酉年(公元1861年)秋,距今有140多年,是新维村立围的标志。祠堂占地400多平方米,传统的岭南祠堂建筑风格,红石青砖硫璃瓦顶,三进两厢,内设议事厅,环境幽雅,村民常在此聚合,邻近叶姓员生赴考也在叶氏宗祠歇息、攻读,历史上产生举人多名,其中有三各举人均在“叶氏宗祠”前立旗杆,光耀后人。2001年,新维村在原址按原貌重修,祠堂大门两侧有举人石碑3块,周围另有咸丰庚申年(1860年)重修的东门牌楼及“如绿”、“公祠”、二房厅、宝安家塾、召轩家塾、集于家塾等分支叶姓祠堂多间,是全市现存祠堂最多地方。
  6、荣阳书院:位于新维村内(旧址新维文化活动中心),建于清代中末期,与莞城宝安书院、石龙龙溪书院齐名,面积600多平方米,书院颇具规模,有岭南建筑风格,三进两厢,环境幽雅,内设书房、议事厅,是叶姓子弟求学和考取功名的场所,学生免费就学食宿,邻近叶姓员生赴考也在此歇息、攻读。一九九八年,书院因年久失修,被拆建成文化活动中心。内有电影院、图书室、乒乓球室、健身室,供村民学习文化和锻炼身体。旧址现保存“荣阳书院”牌扁。
  7、福音堂(基督教堂):位于中山西路线香街,建于1863年,由美国传教士香卡文创建,作为传教所,1900年义和团运动时两次被毁,1904年美国西差会再派方约翰牧师来主持教务,1918年又以教会名义兴办培英小学,历时10年。1921年又举办东江培道圣经学院,学生40多人,后来都成为教会的骨干,此间教徒曾发展到500多人,大多数是知识分子。1958年,广东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成立,石龙基督教亦恢复活动,牧师李金如作为宗教界代表出席了人民代表大会。“文革”期间停止活动,1981年后恢复至今,是东莞现存的少数几间基督教堂之一。
  8、李文甫纪念亭。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山公园东北角小丘上。李文甫,石龙人,1909年参加孙中山的同盟会,1911年参加广州黄花冈起义,在攻打两广总督府的战斗中受伤遇害,为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中唯一的东莞人氏。石龙人民念其英烈,于1924年在石龙公园建亭立碑纪念,亭边有红棉树种植,碑记当时为广东省省长胡汉民所撰,但在“文革”中被毁坏,只保存纪念亭。
  9、恩来东征演讲台。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石龙中山公园内。1925年,国民革命军东征期间,石龙曾作为东征军的大本营。当时任黄埔军校政治部主任的周恩来,曾三次到过石龙,二次发表演说。1925年10月8日,东征军在石龙公园(即今中山公园)广场召开军民联欢会,周恩来在一高墩上发表演说,号召工农兵学商各届联合起来,打倒反动军阀,大大振奋了石龙人民的革命热情,鼓舞了东征战士。演讲台为灰砖建筑,演讲台为灰砖建筑,长6米,宽4米,高0.8米。在纪念周恩来诞辰100周年之际,石龙人为了纪念周恩来东征在石龙的的日子,于1998年10月重修演讲台,并在台上竖立一尊周恩来东征铜像,作为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后人永远铭记其伟绩。
  10、公壁纪念碑:该碑原址位于今中心小学南教学楼后面,高近10米(连底座)。莫公壁博罗园洲人,曾任石龙中学校长。“七七事变”后,他激于爱国热情和民族义愤,大力宣传抗日救亡,组织学生参加文艺演出。10月17日,他计划带领学生40余人奔赴粤北参加抗日救亡活动,遇敌机轰炸,不幸遇难。日寇投降后,石龙人民缅怀为国捐躯的抗日志士,通过决议设莫公壁殉难纪念碑,以表彰其忠义之举。纪念碑正面书有“莫故校长公壁殉难纪念碑”大字,为当时国民党抗日将领,第七战区司令张发奎所题,碑座镌刻着歌功颂德的隶书碑文。虽然纪念碑在“文革”中惨遭酷劫而被拆掉,但是,对于国家和人民做过好事的人,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他们的。
  11、中山公园、中山纪念堂与中山路:中山公园位于石龙旧城区中心,建于1924年。大革命期间,石龙曾经作过东征边的大本营,从1923年5月至11月,为讨伐盘踞在惠州的军阀陈炯明,孙中山曾十四次亲临石龙前线,指挥战斗,有当时孙中山在铁路前线的历史照片为证。为了纪念孙中山东征和缅怀孙中山的伟绩,石龙人民将建于1924年的石龙公园改称中山公园,公园占地三亩多,四周河涌环绕,亭台假山错落有致,公园正门有一座琉璃瓦门楼,门楼上“中山公园”大字为著名书法家秦鄂生题字。公园内有周恩来演讲台、举重之乡塑像等文物景观。 中山纪念堂位于中山公园内,1934年由当地乡民集资兴建,1937年落成,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为二层建筑,内有一个大舞台,可供演戏。抗战胜利后改作石龙中学礼堂,1950年石龙解放后重修,现作为石龙影剧院。中山路分中山东路、中山中路和中山西路三段,全长1435米,宽16米,建于1929年左右,是石龙最早建的马路,马路两旁的建筑是传统的骑楼结构,石龙人民为纪念孙中山先生,故命名为中山路。保留如此完整、规模宏大、风格统一的岭南特色骑楼,在珠江三角洲实属罕见。中山路两旁的店铺十分有气势,商业十分繁荣,足见证历史上石龙在商业贸易上的重要位置。
  12、竹器街:位于石龙百花北路与中山路交汇处。据考究已有400年历史,相传石龙于明朝嘉靖年开墟之时,有句描述石龙景况的话“九庙六桥鸣凤里”,意即有九间庙、六座桥和一条叫鸣凤里的街。清初,鸣凤里改称竹器街,全长132米,宽3米。竹器的品种有竹梯、竹床、竹椅、竹箩、竹篮、鱼具等数十种之多,做工精细,坚固耐用而闻名于东莞、增城、博罗等县的乡镇,当时从事竹器行业者有三千之众。解放前远在河源的民众,姑娘出嫁前都要乘船来石龙购置嫁妆。解放后,由于城镇私营工商业的改造,竹器街沉寂了多年。现在在回归自然,崇尚绿色环保潮流中,竹器街又活跃起来,经营竹器的店铺有二十多家,产品琳琅满目,生意颇为兴旺。
  13、举重之乡塑像:位于中山公园内,石龙是全国著名的举重之乡。1956年6月7日,石龙运动员陈镜开在上海举行的中苏举重友谊比赛,以133公斤的成绩打破了56公斤级挺举世界纪录,成为我国第一个打破世界纪录的运动员,这是中国举重史上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在1984年美国洛杉机举行的第23届奥运会上,石龙运动员曾国强以总成绩235公斤夺得52公斤级的金牌,这也是中国举重史上夺得的首枚奥运金牌。至1986年石龙举重运动员共18次破超世界纪录,10次破超亚洲纪录。为表彰石龙人为举重事业所作的贡献,广东省人民政府在1984年授予石龙镇“举重之乡”的荣誉称号,并在石龙中山公园侧竖立了举重塑像,当时的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题写了“举重之乡”四个大字。

  石龙风土人情:
  石龙风情多姿多彩,土特产丰富。石龙烟花历史悠久,产品花式新颖独特,品种齐全,多达200多个品种,产品几乎全部销往欧美各国和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家和地区,每年为国家创汇数百万美元。石龙每年年初二都举办大型烟花晚会,辞旧迎新,彩花贺岁,吸引成千上万的人观赏。由于烟花行业属于易燃易爆,目前,石龙的烟花生产基地已全部转移到内地山区安全地方发展。
  麦芽糖是石龙的传统特产,已有100多年历史,以小麦和大米精制而成。石龙麦芽糖醇香可口,色泽金黄,含葡萄糖量高,有补中益气、健脾润肠之功效,深受广大客户欢迎,大部分产品销往港澳及海外市场。
  孔雀牌米粉是广东五大王牌米粉之一。该产品由石龙粉厂生产,吸水率低,久煮不烂,晶莹透明,爽滑可口,可煮可炒,是群众喜爱的方便食品,每年都大量出口到海外市场。
  浴佛节与芝麻湖:农历四月初八俗称“浴佛节”,是佛祖释迦牟尼的诞辰。传说释迦牟尼诞生时,九龙喷雾,开降甘露,后来信徒就把这一天定为“浴佛节”。石龙解放前的佛寺、尼奄较多,各寺庵都有一个小佛像,到时拿出来象征性洗刷一下,取意“浴佛”,并用这“佛汤”加糖或芝麻湖之类甜食给小孩吃。这一习俗至今仍保存下来,每到农历四月初八,家家户户都煮一些芝麻糊之类的甜品互相馈赠。
  宋湘与豆鼓街:宋湘是清代广东才子,梅县人,嘉庆进士,能诗擅文,书法造诣高深,在民间留有许多佳话。他任惠州丰湖书院院长期间,常往返于惠州与广州之间,不时在石龙停留。有一次,他叫书童去买豆鼓,因语言不通,写了“豆豉”两字,嘱咐书童,事成后毁掉字条,书童持字到一家店铺去买豆豉,店主略懂书法,见两字写得与众不同,苍劲有力,想必名字之手。书童搓成一团丢掉后,店主赶紧拾回,装裱后挂在店里。后来一打听才知道是宋湘所书,结果该店生意越做越旺,店主因此发
 楼主| 发表于 2006-6-24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呵呵,广东四大名园--可园,就在附近, 考虑到时去走走。
发表于 2006-6-24 23: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跟我家乡的建筑差不多.
 楼主| 发表于 2006-6-25 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

  关于可园的名字,有不同解释,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这个庭园“可堪游赏”。

  虽然可园占地面积不大,但园中建筑、山池、花木等景物却十分丰富。造园时,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故能在有限的空间里再现大自然的景色。全园共有一楼、六阁、五亭、六台、五池、三桥、十九厅、十五房,通过130余道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联成一体,设计精巧,布局新奇。

  园门前有一片莲塘,塘边有侍人石(已失)和当年系马停轿的处所。入门穿过客厅来到擘红小榭后,雄奇、幽深的园景便逐渐展现在眼前。循环碧廊徐徐观赏,可看到拜月亭、瑶仙洞、兰亭、曲池、拱桥,以及藏书阁、钓鱼台、曲桥、小榭等,可说是处处有景,景景不同。

  可园的第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把孙子兵法融汇在可园建筑之中,成为整座园林的一大特色。全园亭台楼阁,堂馆轩榭,桥廊堤栏,共有130多处门口,108条柱栋,整个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

  可园的第二大特点是:雅意文风。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但局部都显得文风雅意极浓。

  步入庭园,展现眼前的是远近闻名的环碧廊。长廊环绕整座园林,环长廊一周,全园景色可尽览无遗。环碧廊的开端设在“擘红小榭”之中。“擘红”是剥荔枝的意思,擘红小榭就是主人邀请文友品尝荔枝的地方。过擘红小榭,第一处景点是桂花厅,这是园中的餐厅,其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清水鱼池和“人工空调”。

  双清室是可园的又一胜景,其结构十分奇妙:堂中的建筑、地面、天花、窗扇皆用“亚”字为图,相传亚字是吉祥之字。双清室是园主人用来吟风弄月的地方,根据堂前湛明桥翠,曲池映月之景,而命名“双清”。

  “双清”之后,是“问花小院”,为主人赏花之处。顺环碧廊步出“问花小院”,来到一处广阔空间,园中花丛果坛,满目青翠,被称为“壶中天”。“壶中天”并无任何建筑,它是倚着四面的楼房而形成的一方独立的空间,是园主人下棋喝茶的小天地。从这里出后庭,广阔的可湖展现眼前,让人身心大畅。

  “可堂”是可园最庄严的建筑,四条红石柱并列堂前,显得气派不凡。堂外左右两廊长花基,秀丽中蕴藏着庄严肃穆。右前方设一小台名“滋树台”,为专门摆设盆景之用。堂外正中筑一大石山,状似狮子,威武雄壮,其间建一楼台,人称狮子上楼台。每逢中秋佳节,月圆之夜,人们登台赏月,可尽览秋色。再往前行,环碧廊便到尽头。

  交通与门票

  交通:到东莞汽车总站转乘9路、11路等公共汽车,均路过可园。
 
  门票:10元

  地址与电话

  地址:东莞市客园路32号

一些他人的图片:广东四大名园之一----可园

可园1--作者:Jacky


可园2--作者:Jacky


可园3--作者:Jacky


可园4--作者:Jacky


可园5--作者:Jacky


下图zt自pconline,作者:lengbinglan
发表于 2006-6-25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真不错,有时间可以去一去!
发表于 2006-6-26 09: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图片真漂亮~~
呵。。想去~~

在上海工作一年,所谓的江南古镇,乡村都跑遍了。。以致当时对水乡情致完全没了感觉。。
来深圳一一年,突然又很想去看看这样古朴的小镇了。。。
严重报名!!
发表于 2006-6-26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南社上个月才跟晴天去过,现在要收门票了,30大元,不过我们是从旁边的小路绕进去滴,期待下一站
发表于 2006-6-26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可园太小了,半小时不到就能逛完
发表于 2006-6-26 1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古龙,去过.. .. 可园没去过!!
发表于 2006-6-26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很有意思! 有时候还真想过去的那种生活,体会一下那时候的生活感觉!
发表于 2006-6-26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这么快就满员了 5555555555555555555555
发表于 2006-6-27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这次又有什么好吃的东东呢
 楼主| 发表于 2006-6-27 12:2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好吃的要去发掘。。。。
发表于 2006-6-27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木头的活动,MM可真多啊,火啊暴啊...:O)
发表于 2006-6-27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以前我就在,,可圆--旁边上班,:~):~)
发表于 2006-6-27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岭南风情---夏】碧水两岸明清人家 ---南社明清古村落

好漂亮的风景呀:O):O),可惜没时间.下次一定参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2-2 18:33 , Processed in 0.126050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