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4493|回复: 12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5-4-15 00: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1、制定计划  <BR>  <BR> 确定将要穿越的目标与目的地后,应根据目标与目的距离远近提前制定日程和安全计划。  <BR> 如有可能,最好能进行实地探察,查看以下内容:  <BR>  <BR> A、目的地与交通工具  <BR> B、宿营地的地形与当地的环境、气候  <BR> C、是否有安全隐患  <BR> D、目的地适合开展进行什么样的野外活动  <BR> E、当地的人文学惯,风土人情  <BR>  <BR> 尽可能详细地做好视察工作,并形成文字等记录。根据目的地的实际情况,安排具体实施的日程。  <BR> 如果不能进行实地探察,也应该尽可能搜集当地的气象、环境、人文等有关资料,可电话咨询当地的旅游气象等部门。  <BR> 搜集到资料后,应组织专人讨论日程、活动内容,并尽可能考虑到可能存在的重大安全隐患,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有惊无险。然后,根据日程计划,有序安排体能训练、团队分工磨合、必须的专项技能训练、筹备物资等等  <BR>  <BR> 2、体能训练  <BR> 穿越前不少于3个月或者更长时间应进行体格检查,在出发前一个月还应复查,确保每个同行的队员拥有健康合格的身体条件去进行活动。体格检查包括如下内容:  <BR> A一般史(包括病史、生活史、过敏史)。  <BR> B运动史(过往的运动情况与户外活动的相关经验)。  <BR> C体表检查(包括检查皮肤、粘膜、皮下脂肪、腺体、淋巴结等)。  <BR> D一般临床物理检查 (包括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口腔检查等)。  <BR> E功能检查(包括心肺功能、神经、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功能检查等)。  <BR> F化验检查(包括血液、尿液检验等)。  <BR> G特殊检查(包括x光、心电图、B超检查等)。  <BR>  <BR> 其中的心肺功能检查尤为重要,可采用踏板实验进行评定,踏板实验练习能评测心肺功能同时显示体能状况。可以通过现在的测量数据与进行身体素质训练后的数据对照,评测通过训练后自己的心肺功能与体能状况是否有所提高,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数据测试方法,很多的运动队伍也是采用这种测试办法来检查某一阶段的训练效果。  <BR> 方法是:在踏板高度不能超过20cm的踏板,整只脚踏在踏板上,膝盖和腿部要伸直,身体向上挺,保持身体平衡,然后下踏板,换另外一只脚联系,频率为每分钟上下24次,每次练习时间为3分钟。休息30秒,测量脉搏,与15秒内脉搏的跳动次数乘以4,得出每分钟运动后的脉搏次数,将测得到得数据与下表提供得数据相对照: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男女不同年龄组踏板实验后数据  <BR> 性别 等级 年龄(岁)  <BR> &nbsp;&nbsp;&nbsp;&nbsp;20-29 30-39 40-49 50以上  <BR> &nbsp;&nbsp;&nbsp;&nbsp;运动后每分钟心跳次数  <BR> 男 优秀 70次以下 75次以下 78次一下 80次以下  <BR> &nbsp;&nbsp;良好 76-85 80-87 82-89 84-91  <BR> &nbsp;&nbsp;合格 86-101 88-103 90-105 92-107  <BR> &nbsp;&nbsp;不合格 101次以上 103次以上 105次以上 107次以上  <BR> 女 优秀 86次以下 88次以下 90次以下 92次以下  <BR> &nbsp;&nbsp;良好 86-93 88-95 90-97 92-99  <BR> &nbsp;&nbsp;合格 94-110 96-112 98-114 100-116  <BR> &nbsp;&nbsp;不合格 110次以上 112次以上 114次以上 116次以上  <BR>  <BR> B、身体素质训练 (包括耐力、力量、速度、柔韧性、灵敏度的训练)  <BR>  <BR> 身体素质训练(从穿越前6周开始直至穿越开始,这需要一点恒心!)  <BR> 1、保证每天的睡眠时间,并且准时入睡,准时起床。睡眠的总时间因人而异,推荐不少于8小时;  <BR> 2、按时进食,尤其要吃早餐。保证合理的营养结构,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品和果蔬类,淀粉类随意;  <BR> 3、戒酒,或每天饮酒量不超过20克酒精(相当于1瓶啤酒或1两低度白酒或150克红酒)。  <BR>  <BR> C、心理素质训练  <BR>  <BR> D、物质准备 (个人装备:衣着、鞋袜、背包等)  <BR>  <BR> E宿营设备 (帐篷搭设、睡袋、防潮垫等)  <BR>  <BR> F炉具与自备食物  <BR>  <BR> 3、技术装备 (通信与定向装备、绳索、安全带、上升与下降器、岩钉与岩锤、救生衣等专用技术装备)  <BR>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  <BR> 4、野外判定方向  <BR> 5、野外行走  <BR> 6、野外渡河  <BR> 7、攀岩与岩降  <BR> 8、绳索的结组  <BR> 9、野外饮食  <BR> (取水、燃火、野吹、宿营等)  <BR> 10、识别天气  <BR>  <BR> 野外常见险情与处理措施  <BR> 11、高空落石  <BR> 12、暴雨  <BR> 13、雷击  <BR> 14、洪水  <BR> 15、沼泽  <BR> 16、森林火灾  <BR> 17、地震  <BR>  <BR> 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处理  <BR> 18、脱离团队  <BR> 19、迷失方向  <BR> 20、没能按照计划到达营地  <BR> 21、遭遇毒蛇  <BR> 22、遭遇猛兽  <BR> 23、蚊叮虫咬  <BR>  <BR> 野外急救处理  <BR> 24、急救常识  <BR> 25、人工呼吸  <BR> 26、心肺复苏医疗  <BR> 27、休克  <BR> 28、烧伤与烫伤  <BR> 29、晒伤  <BR> 30、体温过低  <BR> 31、冻伤  <BR> 32、大出血  <BR> 33、骨折与搬运  <BR> 34、水泡  <BR> 35、高山病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处理之——遭遇猛兽  <BR>  <BR> 一旦遇见兽类,应迅速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正视它的眼睛,让它看不出你下一步的行动。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动发动攻击,这样会暴露自己。不要背对对方,在自然界中这样做等于表明自己是被猎者。面对对方,慢慢向后退。同时不能让它看出你想逃跑(自然界中某些动物后退的时候表示它准备发起攻击,兽类都知道这一点)。如果它跟进则应立即停止后退。注意:后退时一定要以匀速慢慢的走,即使对方没有跟近也不要快跑--这是野生动物的天下,它可以轻易的追上你,当你快跑等于表明自己是被猎者。尽可能不要上树(除非它没有发现你,或者你自信后援小组能及时赶来。),上树等于自断退路,兽类善于等待。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如果它不认为你是食物,并且发觉你不会对它造成伤害,观察一下之后它就会离开。你要做的就是想办法让它明白这两点。  <BR>  <BR> &nbsp;&nbsp;&nbsp;&nbsp;熊  <BR>     <BR> &nbsp;&nbsp;&nbsp;&nbsp;经常听到有熊闯入营地的事,这是因为以前有人用自带食物喂熊,后因此举危险而被禁止。但熊可不知道这一点,它仍然以为您的野营饭盒是为它准备的,于是大饱口福。  <BR>  <BR> &nbsp;&nbsp;&nbsp;&nbsp;要说明的是:熊不会主动伤人,在它眼里人并不好吃。  <BR>  <BR> &nbsp;&nbsp;&nbsp;&nbsp;1、一般只在两种情况下主动袭击人类: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间(母子问题);  <BR>  <BR> &nbsp;&nbsp;&nbsp;&nbsp;2、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间。所以当你在有熊出没的地方行进时,最好在身上带上铃铛,一路上吹口哨,熊能听见,知道是(可怕的)人类来了,会躲开的。  <BR>  <BR> &nbsp;&nbsp;&nbsp;&nbsp;但一定要记着:童话寓言说的“趴地上装死”是绝对行不通的,因为真的有人试过,结果是:他在给熊扇了一巴掌,并少了一大块头皮之后一跃而起大叫一声然后爬到树上去了。当然,在他爬树的时候熊也没闲着------它被那一声惊吼给吓跑了。  <BR>  <BR> &nbsp;&nbsp;&nbsp;&nbsp;狗  <BR>  <BR> &nbsp;&nbsp;&nbsp;&nbsp;一般来说狗都很可爱,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会咬你。但疯狗除外。当你在路上看见有垂头丧气、伸出舌头的狗时,请远离它。  <BR>  <BR> &nbsp;&nbsp;&nbsp;&nbsp;当给狗追时,马上蹲下,并捡起石头扔过去。实际上你只需要紧记“蹲下”即可,不管有没有石头都蹲下。狗马上就会跑开。(警犬除外)  <BR>  <BR> &nbsp;&nbsp;&nbsp;&nbsp;狼  <BR>  <BR> &nbsp;&nbsp;&nbsp;&nbsp;狼是最危险的动物。一头狼并不危险,但是,狼大多是群体活动。如果在行进中发现只有一头狼,千万不要轻视它,特别是当它远远跟随的时候--狼很少独自发起攻击,当它认为不能独立获取猎物时,会通知其所在群体,并远随猎物之后,在路途中留下记号,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入夜时分即会发起攻击。 当发现有狼跟随时,尽快回到公路或安全营地。狼怕火,可以利用这一点脱险。千万不要想着把那只跟随的狼消灭即可脱险,相反,这样只会引发狼群的仇恨,当狼群想复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时,会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们认为有绝对实力获胜为止)一起进攻,这时,火也无法让其退缩。  <BR>  <BR> &nbsp;&nbsp;&nbsp;&nbsp;古印第安部落流传这样一个忠告:千万不要无故伤害野生动物,大自然是它们的天下,自然界同样有着“法律”,狼就是它的执法使者。  <BR>  <BR> &nbsp;&nbsp;&nbsp;&nbsp;蛇  <BR>  <BR> &nbsp;&nbsp;&nbsp;&nbsp;打草惊蛇是常用的办法,在一些潮湿的草丛、林间及灌木丛里,或者大雨前后,都是蛇出没的地方和时间。不论是否有蛇,都应拿一根棍子,边走边打草,使蛇惊吓而逃。在营地扎营时,如果有防蛇的必要,应当带上一些雄黄粉之类的驱蛇之物,将其撒在帐蓬或者营地四周,可以避蛇。如果蛇已被惊动并且立起前身准备攻击时,大家不要惊慌,要原地不动,慢慢地拿出手巾之类的东西,抛向别处以将蛇的注意点引开,随后,要么用带*的长棍灭之,要么避开。  <BR>  <BR> &nbsp;&nbsp;&nbsp;&nbsp;蚂蟥  <BR>  <BR> &nbsp;&nbsp;&nbsp;&nbsp;蚂蟥分旱地蚂蟥和水蚂蟥等多种。旱地蚂蟥一般生长在潮湿、低海拔(3000米以下)的地方,多活动在道路边的草丛上。人经过时会惊动它们,第一个人往往无事,后面的人一不注意就会被它的吸盘“粘”住,并很快爬到皮肤上。  <BR>  <BR> &nbsp;&nbsp;&nbsp;&nbsp;防蚂蟥,有两种办法:  <BR>  <BR> &nbsp;&nbsp;&nbsp;&nbsp;1、一种是防范,即将裤脚扎紧,撒上点风油精,在腿上、手上涂一些万金油等刺激性的药物。如果在蚂蟥多的地方区,还要不时地察看(挽开裤袖)。  <BR>  <BR> &nbsp;&nbsp;&nbsp;&nbsp;2、一种是斗争,即干脆挽起袖子(手和裤),让皮肤暴露出来,一旦有蚂蟥叮上就很容易觉察(蚂蟥一般是深褐色),这时大胆地用手将其扯下来(用指甲掐或烟火烫),再用手将它捏在手中搓弄,直至干死。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处理之——遭遇马蜂  <BR>  <BR> 毒蜂包括蜜蜂、黄蜂(有些资料又叫马蜂或胡蜂,不一而足,大概只有研究昆虫分类学的才能够说清楚)、大胡蜂和竹蜂等多种有毒刺的蜂类,其毒力以蜜蜂最小,黄蜂和大胡蜂较大,竹蜂最强。  <BR>   毒蜂尾端都有螫针与毒腺相通,螫人后将毒液注入体内,引起中毒。蜜蜂螫针有逆钩,螫人后螫针常残留体内,而胡蜂的雄蜂无螫针,雌蜂螫针无逆钩。  <BR>   蜜蜂蜂毒为微黄色透明酸性液体,主要含蚁酸和蛋白质;其他毒蜂的毒液却大都呈弱碱性,主要含组织胺、五羟色胺、缓激肽等成分复杂的毒质,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经毒作用,中毒反应较蜜蜂快而严重。蜂毒性质的这种显著差别,决定了必须对症下药。  <BR>   一般身体健康的人,同时受到5只蜜蜂螫刺,仅发生局部红肿和剧痛,数日可以恢复正常;如同时受1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使机体中毒,引起中枢神经损害、心血管功能紊乱等症状;同时受200只以上蜜蜂螫刺,会死于呼吸中枢麻痹。  <BR>   外出野游时被蜂螫伤,不要以为没有什么,应引起重视,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完全有理由相信,有些毒蜂的毒性决不亚于任何毒蛇,而之所以较少有人死于毒蜂螫,根本原因仅仅在于进入人体毒液的数量相差悬殊。然而即使只被一两只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也常常会出现头痛、发热、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对蜂毒过敏者,还可能迅速出现荨麻疹、哮喘或过敏性休克,甚至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BR>   蜂毒还有一点完全不同于蛇毒:不少人被它螫伤后产生的抗体在以后再次遭遇叮咬时常常会起过激的反作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曾经介绍了一个第一次被大量蜂螫伤后康复,而第二次却死于同样的少量蜂螫的案例,并分析了人体中的该复杂生化过程。  <BR> 【被蜂螫伤急救法】  <BR>   被蜜蜂(其毒液是酸性的)螫后,应立即小心拔出毒刺,如有断刺必须用消毒针将其剔出,然后用肥皂水、3%氨水等弱碱性溶液清洗及外敷,如果没有碱性液则用干净的清水冲洗伤口;如被其他蜂螫刺,最好用食用醋洗涤及外敷,然后用力掐住被螫伤的部分,用嘴反复吸吮,以吸出毒素;若被大胡蜂或竹蜂等毒性猛烈的毒蜂螫伤,最好用季德胜或南通蛇药涂抹或外敷,同时口服蛇药片(驴子们如果有这些药就应每次都随身携带),亦可以采撷鲜蒲公英、紫花地丁、景天三七、七叶一枝花和半边莲等解毒草药捣烂外敷,然后尽快送医院治疗(尤其在被成群蜂螫伤后必须即刻送大医院)。  <BR>   症状要点:  <BR> 1.螫伤处有红、肿、热、痛,重者局部变黑、瘀点,并可扩散,甚至发生组织坏死。若为蜜蜂螫伤,则一般有螫针残留;  <BR> 2.全身中毒反应可有头晕、头痛,不安等表现,轻者一般可在数小时内消失,若为群蜂多处螫伤,则可发生严重中毒反应,出现呼吸困难,乃至呼吸麻痹而死亡;  <BR> 3.胡蜂螫伤中毒还可引起溶血性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肝脏损害等(应实验室检查是否有肝肾功能异常)。  <BR>   临时急救措施:  <BR> 1.如果身边暂时没有药物,甚至没有食用醋,可在患处用力涂抹柠檬、橙子等水果,酸性越强的效果越好,酸性不强的也有一定效果;  <BR> 2.如果没有水果,又不认识解毒草药,就地采摘一些酸性的草本植物涂抹;  <BR> 3.民间有用人奶治疗蜂螫的验方,颇有效果,在野外可以用携带的纯牛奶擦洗,想必可以吸收并中和一些毒素;  <BR> 4.有全身症状者,在采用上述措施后应多饮水,以加快毒素排泄;  <BR> 5.万一发生休克,在通知急救中心或去医院的途中,要注意保持呼吸畅通,并进行人工呼吸、心脏按摩等急救处理。  <BR>   注意事项:  <BR> 1.被野外的毒蜂螫伤后,往患处涂氨水、肥皂水等基本无效,因为这类蜂毒中的组织胺用氨水是中和不了的;  <BR> 2.被蜜蜂螫伤后,要先剔出断刺,在处置上与其他蜂不同的是,可在伤口涂些氨水、小苏打水或肥皂水等碱性液体;  <BR> 3.被蜂螫伤二十分钟后无症状者,可以放心,否则切莫掉以轻心。  <BR> 【与毒蜂和庸医的亲密接触】  <BR> 〖第一次亲密接触〗  <BR> 1)经过  <BR>   从一宽大的林荫道走过,感觉头顶上落下一物,以为是树上掉下的什么东西,用手拂了一下,没有拂掉,然后突然感觉头顶刺痛;  <BR> 2)起因  <BR>   有民工之前捅了马蜂窝,当时有一个人望着树梢,本人迟钝,一年多后才想明白;  <BR> 3)庸医的错误治疗  <BR>   涂抹红药水和氨水(现在知道应该用酸性溶液),因为伤得不重,数天后痊愈。  <BR> 〖第二次亲密接触〗  <BR> 1)经过  <BR>   骑自行车经过一路段(左边有颗大榕树),突然遭到大批马蜂袭击,剧痛之下连人带车摔倒在路上,起来后拼命扑打无效,又狼狈狂奔,被蜂群追赶至远处一保安亭方才止步;  <BR> 2)起因  <BR>   有两个工人刚用石头砸了马蜂窝,同时先后有至少三个行人受伤,本人伤势最重,头顶、脸、额、背、肩、手臂、手腕、手掌都被螫,共20余处,至今仍留有疤痕;  <BR> 3)庸医的危害性  <BR>   仍然使用红药水、氨水和肥皂水这“三水战术”,并且竟然建议回去睡觉!本人躺在床上半小时后情况加重,感觉剧烈的头晕、恶心、想呕吐又吐不出来,全身中毒症状严重,以至于行走困难,后打电话给邻居,多亏他们背下楼送大医院急救。  <BR> 4)用药记录  <BR> ①两瓶氧氟沙星吊针、一瓶杜冷丁吊针、抗过敏针剂等,全部药品滴注完后方有痛觉(注意必须输液以促使蜂毒的排出);  <BR> ②口服药包括抗生素、镇痛药和扑尔敏(或息斯敏)等;  <BR> ③外用加拿大出的一种软膏;  <BR> ④有过敏者,可应用激素及抗组胺药物;  <BR> ⑤有肝、肾功能损害时,应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BR> 〖第三次亲密接触〗  <BR> 1)经过  <BR>   鲜艳颜色的衣服和背包等因素引起毒蜂的主动攻击(尤其在蜜源较少的地方和季节);  <BR> 2)经验  <BR>   当时情况看来不太严重,回来后未作任何处理,晚上又喝了不少酒,第二天加剧肿大,显然不应该饮酒;  <BR> 3)对医生的又一次失望  <BR>   居然问我上一次用的什么药,然后乱弹琴地开了破伤风针剂和一瓶昂贵的氟罗沙星吊针,输完后肿胀得更变本加厉,皮肤都仿佛要裂开,指关节就象套了环一样,非常烫兼奇痒,至今天才全好,看样子治疗蜂螫使用破伤风针是错误的、与氟罗沙星同用则是荒唐的。  <BR> 【防蜂注意事项】  <BR>   驴子们出游山野,一般应当不抹香水、发胶和其他芳香的化妆品,以防毒蜂闻风而至;携带的甜食和含糖饮料要密封好,以免招蜂引蝶;在山野丛林活动时,不要乱捅蜂巢,以免群蜂攻击;如不小心触动有蜂巢的树枝、灌木,引起蜂群骚动,千万不要拔腿狂奔,而应就地蹲下,屏息敛气,纹丝不动,可用随身携带的草帽遮挡颜面和头颈,耐心静候十几二十分钟,等蜂群活动恢复正常之后,再慢慢退却,以躲过“劫难”;另外,鲜艳的服装、头花等都容易诱发毒蜂的攻击行为,因此一定要注意穿着,避免红黄橙等接近花蕊的颜色,本人这次就是因为穿了一件鲜红的T恤而莫名其妙毫无征兆地遭到毒蜂的特别青睐(走到哪儿居然它们就跟到哪儿)。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人为因素造成的危机处理之——遭遇毒蛇  <BR>  <BR> 野外活动中毒蛇咬伤的预防和急救  <BR> 一、药品和器材准备:  <BR> 1、蛇咬伤急救盒(强烈推荐)由广西中医骨伤科学院附属中草药厂生产,备有消毒的注射器、注射针头、胰蛋白酶、2%普鲁卡因、蛇伤药、扩创伤口用的刀片和止血带等。  <BR> 2、南通蛇药片(即我们通常用的季得胜蛇药),主治蝮蛇及血循毒类蛇咬伤。第1次20片,先将药片捣碎,用米酒50毫升(不能喝酒的患者,酒量可酌减)加适量开水,调匀内服;以后每次服10片,每6小时1次,服至患者全身中毒症状消失、患肢肿胀消退时,便可停止服药。  <BR> 3、广东蛇药(广东制药厂),主治银环蛇、眼镜蛇、蝮蛇、竹叶青、烙铁头、金环蛇和海蛇等毒蛇咬伤。轻、中型病人,第1次服14-20片,以后每小时服7-14片,病情好转后改为1天4次,每次7片。重危病人第1次20片。  <BR> 4、广西蛇药片(荔浦制药厂),主治各种毒蛇咬伤,对眼镜蛇、竹叶青、银环蛇等咬伤疗效更佳。第1次15片,以后每3-4小时服1次,每次10片,连服3-4天,危重病人可适当增加用量。  <BR> 5、上海蛇药(上海制药厂),主治蝮蛇、五步蛇、竹叶青咬伤,也可治疗眼镜蛇、银环蛇、蝰蛇等毒蛇咬伤。第1次服10片,以后每4小时服5片,病情减轻后可改为每6小时服5片,一般疗程为3-5天。  <BR>   6、蛇伤解毒片,主治华南地区常见的各种毒蛇咬伤。片剂第1次服20片(12克),以后每次7片,每小时1次。  <BR>   7、福建蛇药(福建制药厂),主治各种毒蛇咬伤。第1次为100-200毫克,病情重者可增加至300-400毫克,以后每3-4小时服1次。病情减轻后,每次改为50毫克,每天3-4次,一般疗程为3-5天。 服药后会产生轻度腹痛,肠鸣加强和轻度腹泻,有腹泻时用药量酌减。  <BR> 8、其他药品:  <BR> 高锰酸钾、雄黄;  <BR> “雄黄蒜泥丸”:独头大蒜2瓣,雄黄粉10克,将大蒜去皮后与雄黄同捣烂和成丸;  <BR> “雄黄煤子”:雄黄三钱,白砒一钱,潮脑三钱,冰片五分,研为细末,用纸卷药,搓成煤子。  <BR>  <BR> 二、预防工作  <BR> 取少量雄黄烧烟,以熏衣服、裤子和鞋袜;  <BR> 将“雄黄蒜泥丸”藏于衣裤口袋中。(蛇嗅觉灵敏,喜腥味而恶芳香气味,身上带有芳香浓郁气味的药物可以驱蛇。)  <BR> 在行进途中可用登山杖、树棍不断打击地面、草丛、树干,所谓打草惊蛇,以利于虫蛇回避。(蛇对于从地面传来的震动很敏感,但听觉十分迟钝,不能接受空气传导来的声波,高声说话对驱蛇无效。)  <BR> 穿上高腰鞋、长裤,必要时绷紧裤脚;进入丛林时,头戴斗笠或草帽。  <BR> 蛇粪有股特殊的腥臭味,如果嗅到特殊的腥臭味,要注意附近可能有蛇。  <BR>  <BR> 三、遇到毒蛇  <BR> 蛇的视力很微弱,只能对较近的物体看得清楚,1米以外的物体很难看见;视觉不敏锐,对于静止的物体更是视而不见,只能辨认距离很近的活动的物体。遇到毒蛇后保持静止。  <BR> 遇到毒蛇追人,千万不要沿直线逃跑,可采取"之"字形路线跑开,蛇的肺活量较小,爬行一段路程后,就会觉得力不从心;也可以站在原地不动,面向着毒蛇,注视它的来势,向左右躲避。蛇的椎体活动受到一定角度的限制,不能转折掉头,设法躲到蛇的后面。可能的情况下,用登山杖或木棍向毒蛇头部猛击。  <BR> 遇到毒蛇见灯(火)光追来,迅速熄灭头灯、电筒,将火把扔掉。  <BR> 如果有雄黄水,可以向蛇身喷洒,蛇就发软乏力,行动缓慢。  <BR> 注意:五步蛇对红外线特别敏感;眼镜王蛇体大凶猛,会主动袭击人,且咬人时死咬不放,伤后死亡率很高。  <BR>  <BR> 四、被咬之后的急救  <BR>   急救是治疗蛇伤的重要关键之一。1972年以来,全国蛇伤工作者对蛇伤的局部紧急处理有了一致的看法,认为应按下面介绍的方法步骤进行处理:  <BR>   1、结扎  <BR> 被咬伤后,立即令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安静。停止伤肢的活动,将伤肢置于最低位置,及时(争取在 2-3分钟内)用橡皮带或草绳、布条、藤类等在伤口上方(近心端)约10厘米或距离伤口上一个关节的相应部位进行结扎。结扎的程度要求仅能阻断淋巴、静脉血的回流,又不妨碍动脉血的供应。结扎后每30分钟松解1次,每次松2-3分钟,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造成组织坏死。一般在服用有效蛇药3小时后,或注射结晶胰蛋白酶或抗蛇毒血清后,即可将结扎解除。如被咬伤时间超过12小时者,也可以不结扎。  <BR>   2.冲洗  <BR> 结扎后可用自来水、河水、井水、肥皂水,最好能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双氧水冲洗伤口周围的皮肤。目的是将粘附在伤口周围的毒液破坏及冲洗掉,从而达到减轻蛇毒中毒的目的。  <BR> 3、快速诊断  <BR> 未看见蛇时,要注意排除蜈蚣、蝎子和黄蜂等咬伤或螫伤的可能。  <BR> 被毒蛇咬伤的伤口,局部常见到两个明显的毒牙痕,如被连续咬两口,可见到4个牙痕,有时也可见到1-3个毒牙痕。在毒牙痕的近旁有时可见2个小牙痕,也可能出现1-3个小牙痕。并有局部及全身中毒表现。  <BR> 系非毒蛇咬伤,伤口有四行或二行锯齿状浅表而细小的牙痕;局部仅出现轻微的疼痛或有少许出血,但很快会自然消失,无全身中毒症状。  <BR>   4、切开、冲洗、挤压排毒  <BR> 局部消毒后,将可能断留在伤口内的毒牙清除,然后利用利器(如小刀等)沿牙痕作“一”字形纵切口或十字形切开,长约1-1.5厘米,其深度以达到皮肤下为止,要避开静脉。亦可配合用拔火罐等负压方法吸毒(可用蛇毒排空器),再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或5%依地酸钠、双氧水等,边冲洗边从伤肢的近心端向伤口方向及周围反复轻柔挤压,促使毒液从伤口排出体外。冲洗及挤压排毒须持续20-30分钟,冲洗后,伤口处要用七层消毒纱布覆盖,进行湿润,并将伤肢继续置于低位,有利于毒液继续流出。  <BR> 周围实在没有水,可用人尿代替,但不可用酒精或酒冲洗伤口。  <BR> 但如遇五步蛇、蝰蛇咬伤或咬伤后继续流血者一般不宜切开伤口,以防止出血不止。  <BR> 5、烧灼伤口,破坏蛇毒  <BR> 切开、冲洗后,每次用火柴6-8枚,放于伤口处,反复烧灼2-3次。当蛇毒遇到高热,即发生凝固而遭到破坏,使其失去毒性作用。在野外被毒蛇咬伤或急救条件较困难的情况下,也可单独用火烧伤口进行急救。  <BR>   6、局部冰敷  <BR> 用冰块、冷泉水或井水泡浸伤肢,从而可减慢蛇毒的吸收。  <BR> 7、局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或高锰酸钾液  <BR> 用注射结晶胰蛋白酶2000-4000单位,加0.25%一0.5%普鲁卡因10-60毫升(蛇咬伤急救盒),作伤口局部浸润注射,还可在伤口上方或肿胀上做环状封闭,必要时可以重复注射。  <BR> 或先用0.25%一0.5%普鲁卡因20-40毫升作局部封闭,然后用0.5%高锰酸钾液5-10毫升作伤口局部注射。注意:高锰酸钾对组织有强烈的损害作用,注射后可引起剧烈疼痛,不宜多用;高锰酸钾不能与普鲁卡因混合使用。  <BR> 8、中药治疗:  <BR> 将“雄黄蒜泥丸”用唾液调成膏涂咬伤处;  <BR> 将“雄黄煤子”,点火烟熏被咬处,直到流出紫黑液,以液尽为度。  <BR> 9、如果因蛇伤引起中毒性休克、呼吸衰竭,要采用红十字会培训学的心肺复苏术,维持呼吸道通畅,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  <BR>  <BR> 注意:饮酒有助毒素扩散,被毒蛇咬后不宜喝酒!!!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徒步穿越前的心理素质训练  <BR>  <BR> 1、保持正常心态,避免盲目乐观     <BR> &nbsp;&nbsp; <BR>  对于首次参加野外生存徒步穿越活动的人来说,野外穿越无疑充满了神秘感和新鲜感。这种兴奋会使人暂时忽略掉许多困难。然而当你你真正地融入到野外生活当中,搭帐篷、烧火、取水、做饭等日常生活中易如反掌的事情,都成为必须花时间精力去准备的事情。  <BR> &nbsp;&nbsp;&nbsp;&nbsp;进行野外生存徒步穿越之前,需要对每个细节进行勘酌,了解当地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查阅资料,制定计划,列出可能出现的问题,找出应对措施,对于预计的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胆大心细,避免出现不必要的事故。  <BR>  <BR> 2、培养吃苦耐劳的品格  <BR>  <BR> &nbsp;&nbsp;&nbsp;&nbsp;短期的艰苦生活一般人都能忍受,但是进行长时间的野外生存徒步穿越活动,需要耐心和毅力。日复一日简单、重复、枯燥的生活,还有许多意料之外的困难,容易使人失去信心和兴趣。在特别恶劣的条件下要保持乐观的心态,有战胜困难的信心,下意识地培养自己抵抗不良环境(如寒冷、低压、缺氧、饥饿)的能力。同时,运动也要注意循序渐进,自觉地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不能光凭兴趣办事。  <BR>  <BR> 3、培养团队精神  <BR>  <BR> &nbsp;&nbsp;&nbsp;&nbsp;野外生存徒步穿越对个人来说是件艰苦的事情,但如果一个团队的人团结起来,就可能变成轻松有趣的乐事。此时,形成一个友爱互助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团队中每个人都要明确自己扮演的角色和肩负的责任,努力发挥自己的优势,与队友进行优势互补,提高整体的战斗力。团队生活必须分工明确,形成紧张有序、组织纪律性强的高素质团体。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一个优秀团队领导是团队灵魂,有责任在团队中形成民主、公平的领导作风。行动时必须以身作则,调动大家的积极性,紧急关头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决定,组织和鼓励大家共同完成任务。参加者可以在平时训练中以组为单位进行活动,建立相对固定的活动小组,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和进步。  <BR> &nbsp;&nbsp;&nbsp;&nbsp;在集体活动中,不同性格的人需要相互理解和磨合。有些性格在集体生活中常常会碰壁,比如过分以自我为中心、脾气暴躁、不爱帮助别人、盲目自大、喜欢独行等,这些性格都有是团队生活的大忌。参加者应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努力使自己融合到集体中去。  <BR>  <BR> 4、克服恐惧心理  <BR>  <BR> &nbsp;&nbsp;&nbsp;&nbsp;陌生的环境容易造成紧张的情绪。在野外生活的人,由于生活模式被打破,常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失眠等现象。由于野外环境的未知,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如毒蛇猛兽、气候变化、方向迷失等,人们会感到胆怯和不知所措。这就需要克服心理障碍,进行一些相应的加强心理素质的锻炼。例如在训练中模拟野外生存环境,或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遇到困难时应采取的办法,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为了亲近大自然而到野外活动,结果却因意外事件受伤或陷入困境,实在是得不偿失。为避免陷入紧急情况,应注意以下几点:  <BR> (1)保持健康。出发前做好心理和体能上的准备,做好体格检查,如身有旧患应咨询医生意见,做好应对措施。  <BR> (2)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掌握的野外生存技术来策划活动,不要好高骛远。  <BR> (3)要有立刻取消活动的勇气。如果发生意外或继续前进会有危险时,应果断取消行程。  <BR> (4)出发前将自己的计划通知家人或者朋友。  <BR>  <BR> 遇到自然灾害的处理  <BR>  <BR> 高空落石  <BR> 若遭遇严重落石处时,须趁停止落石的空档,迅速逃离现场,事先应寻找能躲避落石的大岩石下或转弯角落,以便通过。切实保护头部,戴上一些保护器物(如头盔、厚衣物、木板、铁锅等)较为妥当。  <BR> 应该尽量避免人为所引起的落石,如果在多岩石的场所不小心碰落了石块,应高喊“注意落石”,通知下面的人,避免因此造成大事故。队伍行进中遭遇有可能引致落石的徒坡地段,应该保持一个安全合适的距离。  <BR>  <BR> 暴雨  <BR> 遭遇暴雨时,领队应根据行进的路段和雨势的大小以及队员的身体状况迅速决定,继续行进或避雨。  <BR> (1)继续行进时,因暴雨影响能见度,应更加注意辨别方向。雨湿路滑,必要时使用安全绳,确保进行安全。  <BR> (2)避雨时,应注意保暖,防雷击,防山洪。  <BR> (3)在宿营时遭遇暴雨时:  <BR> &nbsp;&nbsp;&nbsp;·A根据周围地形和雨势大小决定是否要作出营地转移决定,将帐篷转移到安全地点;  <BR> &nbsp;&nbsp;&nbsp;·B对帐篷进行加固,挖好排水沟;  <BR> &nbsp;&nbsp;&nbsp;·C将帐篷内多余物品整理好,收入背包中,准备随时撤离;  <BR> &nbsp;&nbsp;&nbsp;·D必须轮班外出值班,一旦发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危险存在,马上撤离帐篷。  <BR>  <BR> 雷击  <BR> 避免雷击的方法是:  <BR> &nbsp;&nbsp;&nbsp;&nbsp;首先,要避免走进被淋湿或已经有水的地方,最好踏在塑胶布上或背包及其他绝缘物上。同时要穿上雨衣以避免淋湿,然后蹲下来。  <BR> &nbsp;&nbsp;&nbsp;&nbsp;其次,观测天象判断天气变化情况,必须在下雨之前,迅速找到避雨场所。严禁躲在铁皮屋里,岩石下较好。如果要躲在大树或大岩石旁边时,要避免躲在它的正下方。而要在稍微离开这些隐蔽物且半径与这些隐蔽物同高的圆圈内蹲下来避险。根据研究,身高在这些树木和岩石高度的五分之一及以下时,避雷效果最为显著。  <BR> &nbsp;&nbsp;&nbsp;&nbsp;最后,把带在身上的一切金属物拿下放在背包中,尤其是带有金属的眼镜框、皮带头、登山杖等一定要拿下来。还要注意的一点是大家不要集中在一起,避免集体受灾。  <BR> 注意:在高山被子雷云笼罩时,雷电也会从侧面来袭。因而,要特别注意;山脊很危险,躲在山脊下方的平垣地区较安全,不可大伙儿挤在一起,要尽量采取低姿势,所有的金属类都要拿下来,放在背包里。在打雷时,海岸线穿越躲在有许多小石头的地方半蹲下也是好办法。如果有大石头,可躲在与大石同高的距离内,但记得不要贴着大石头了;如果是在森林,躲在与树林高度同距离内的地方也可以,但是,大树正下方不可以,切切!注意一点水是容易传电,所以有积水的地方很危险,严禁站在水里,站在垫板上或踏在背包上都比较安全。  <BR>  <BR> 洪水  <BR> 持续降雨容易引发洪水。原来清澈的水一下子变得混浊就是同山洪暴发的先兆。这时,应先择高大的树顶作为避难所,或及时向高处转移。如果不幸落入水中,应拼命抓住自己的背包(背包可充当救生圈),或者随山洪冲来的大树木。  <BR>  <BR> 沼泽  <BR> &nbsp;&nbsp;&nbsp;&nbsp;团体行进时,万一遇到沼泽地和湿地。应每5个人用绳索进行结组连接,人与人之间保持2~3米的距离纵向行进。有队员不幸落入沼泽,可获得队友的救助。  <BR> &nbsp;&nbsp;&nbsp;&nbsp;如果个人行时时落入沼泽,千万不要乱动,用力挣扎只会越陷越陷深。可以松开背包带,把背包带放在身后,仰卧在背包上抽出一条腿,再抽出一条,或者把背包放在胸前。仰卧在背包上,“游”出沼泽地。  <BR>  <BR> 森林火灾  <BR> &nbsp;&nbsp;除闪电和干燥气候引发的大火外。人为疏忽是山火的最大隐患。应注意野外用火安全,严格野外用火制度,不乱丢烟头、火种。野炊时,准备一桶水或沙土放在营火旁边,随时备用,撤营时,必须将营火完全熄灭才能离开。  <BR> &nbsp;&nbsp;&nbsp;&nbsp;一旦发生山火,在燃烧初期应尽量灭火;火势失控时,尽量顶风逃往山下或河边等安全地带,避免被火围困。如已被火围困。可采用砍伐或在主动放火,利用火烧后周围的树林、灌木形成空旷地带的方法来保护自己。  <BR>  <BR> 地震  <BR> &nbsp;&nbsp;&nbsp;地震发生时,马上熄灭营火,尽快逃往空旷地或大树底下,而在山的斜坡则非常危险,地震可有引发泥石流。绝对不可进入洞穴中。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人为因素造成的危险情况处理  <BR>  <BR> 脱离团队  <BR> &nbsp;&nbsp;在野外,脱离团队是非常危险的。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发前应再三强调纪律性。安排一个副领队押后。个别队员因体能下降或别的原因(例如中途径上厕所)暂时离开团队时,应马上通知前面队伍停止前时,原地休息,并安排专人陪同离队个别队员,无论什么情况,必须二人以上行动,严禁单独行动。  <BR> &nbsp;&nbsp;&nbsp;&nbsp;同时,也要做好万一脱离队伍的准备:1 全体队员必须明确每天的路程和到达目的地的时间,不可以全部依赖领队而盲目跟从;2 每个人都要带地图、指南针、水壶、粮食、灯具、救生盒等必需的个人装备,绝不可出现多人共用某种装备的情形。  <BR> &nbsp;&nbsp;&nbsp;&nbsp;万一离队时,如果确信自己可以继续走到目的地。就要继续前进,直到和队友会合,如果体能有限或过分恐慌,应先留在原地,再想办法回到团体行进的路线或上一次的宿营地寻找避难所,等待队友救援。  <BR> &nbsp;&nbsp;&nbsp;&nbsp;领队应随时注意清点人数,一旦发现有人离队未归,应马上安排整个团队或在原地等待或派人搜寻。  <BR>  <BR> 迷失方向  <BR> 在人迹罕至的野外环境中。尤其是在灌木从生的树林里或是遍布大石头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迹而在不知不觉中迷路。有时也可能在雨中、雾中或傍晚时分因视野不开阔而迷路。  <BR> &nbsp;&nbsp;&nbsp;&nbsp;迷路时,绝不可慌乱而到处乱走,这样只会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须安静下来。休息一会儿。然后,尽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点。沿途要做好标记。并在本子上记录这些标记的所在位置。  <BR> &nbsp;&nbsp;&nbsp;&nbsp;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点后,再一次先择方向进行尝试。在沿途做好标记,并注意观察周围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况,直到找到正确的方向,并在适当时候发出求救信号。  <BR>  <BR> 天黑之前未到达目的地    <BR> &nbsp;&nbsp;进行野外活动时,如果比预定的时间晚,并且在到达目的地之前,天已变暗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BR> (1) 如果路程很明显,现在的位置也很确定,同时也已离目的地不远的话,就可以点灯继续前进。  <BR> (2) 但如果发生了其它的不利情况,例如下雨而气温下降,或迷路无法回到原地,或队员中有人身体不适。或在黑暗中行动很危险的话,就要预防万一而决定在当地露宿过夜。  <BR> &nbsp;&nbsp;&nbsp;此时,如果带有帐篷且找着可以设营的地方,那就可以按照一般的方式来设营过夜。但如果没有携带帐篷或地形处在斜坡上,无法设营时。就尽量多穿衣服,注意保暖。若是携带了食物和炉具的话,就可以调理用餐。为了预防万一。平是就要养成带好充足的水和应急食品的习惯。  <BR>  <BR> 遭遇毒蛇  <BR> &nbsp;&nbsp;&nbsp;在野外遭遇毒蛇时。经常是在以下的情况发生:无意中踩到蛇;抓树枝触到蛇;早晨收拾背包时发现蛇;等等。这基本上是因为行人闯入了蛇的领地而引起的。在这些意外的接触中会引起人极大的恐慌,一旦被毒蛇本能的自我防卫而咬伤则非常危险。  <BR> &nbsp;&nbsp;&nbsp;预防蛇咬的措施就是要准备一根手杖,边行时边打草惊蛇,因为蛇很少会主动袭击人类,受到惊吓会识趣地离开,如果发现了毒蛇,最好避而远之,这是最好的避免咬伤的办法。另外,进行野外活动时,特别是在经常有蛇出没的地方。就戴好帽子,穿长袖外套,以及穿有强韧护脚的裤子和坚韧的靴子。并带好蛇药。  <BR> &nbsp;&nbsp;&nbsp;需要捕捉或杀死毒蛇时。应尽量用石头或“丫”形树枝打或控制住毒蛇的头部,尽量不用手去接触蛇,并将蛇放在布袋里。因为毒蛇的毒牙向内弯曲,在布袋内不易伤人(注意:捕蛇非常危险,不要轻易尝试)  <BR>  <BR> 遭遇猛兽  <BR> &nbsp;&nbsp;除了饥饿的肉食动物或受伤的猛兽以外。一般的动物很少主动袭击人类。只要我们不侵犯它们,它们就不会发动攻击。但是,在狭路相逢或者我们携带的食物吸引它们时,就相当危险了。  <BR> &nbsp;&nbsp;&nbsp;在行进过程中大声地说话、吹哨子,都会惊坳一些野兽,它们会识趣地离开,如果与熊、野猪等猛兽不期而遇,也不要表现过分惊慌,慢慢地眼看着它保持微笑后退着远离它们,有时野兽会自己走开。碰到狼、野狗时,千万不要转身逃跑,应蹲下身捡拾石头、木棍。并背靠石壁或大树,防止它们从后面袭击,并伺机爬到树上避难。  <BR>  <BR> 蚊虫叮咬  <BR> 会咬伤人的蚊虫有两种:  <BR> &nbsp;&nbsp;&nbsp;&nbsp;一种是蚊子、虻、蚋等吸血性昆虫,咬后不仅痛痒难忍,还会传播疟疾、脑炎等严重疾病。预防的办法时使用防蚊喷剂或蚊香,不过这样会污染环境。相对环保的方法是用烟熏或使用夜来香、药菊等天然防虫植物。在蚊、虻较多的地方,每天至少应用肥皂彻底清洗全身皮肤,应携带驱风油或风油精等防蚊药品。  <BR> &nbsp;&nbsp;&nbsp;&nbsp;另一种是蜜蜂、黄蜂、大胡蜂等。被蜜蜂、黄蜂或大胡蜂叮咬后,最初会感到疼痛,接着伤口会肿大并发炎,蜜蜂叮咬后通常在伤口内留有刺囊,应该用刀片将其它刮出,用香皂和水清洗伤口,容易过敏性休克的病从应该携带药物,并告诉其它人如何在被叮咬后的紧急情况下给自己使用这些药物。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判定方向  <BR>  <BR> 1、利用北极星判定  <BR> 北极星是正北天空的一颗较亮的恒星,位于小熊星的尾端。因小熊星座比较黯淡,所以通常根据大熊星座(即北斗星,俗称勺子星)和仙后星座(即女帝星座,有人叫W星座)来寻找。  <BR> 大熊星座由7颗明亮的星组成,形成像一把勺子,将最近勺底端甲`乙两星的连线向勺子口方向延长,约在两星间隔的5倍处,有一颗比较大且较明亮的星,就是北极星。  <BR> 仙后星座由几颗明亮的星组成,形状像一个“W”。从中央的星算起,在“W”缺口方向,约为缺口宽度的2倍处,就是北极星。  <BR> 大熊星座和仙后星座分别位于北极星的两侧。在北纬40°以北地区,两个星座都能看到。在北纬40°以南地区,有时只能看到其中一个星座,另一个则移到地平线以下。  <BR>  <BR> 2.利用地物特征判定  <BR> 有些地物的特征与方向有关,可用来概略判定方位:独立大树,通常是朝南方向枝叶茂盛,树皮光滑,朝北则相反,独立树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通常朝北方间隔小,朝南方间隔大。  <BR> 朝南方干燥,青草茂盛,冬季积雪融化比较快;朝北方渐湿,易生青苔,冬雪融化比较慢;  <BR> 北方平原地区较大庙宇、宝塔的正门和农村住屋的门窗多数朝南开。  <BR>  <BR> 3、利用手表和太阳判定  <BR> 在上午9时至下午4时之间,用时针对准太阳,此时手表上的时针与12时刻度夹角平分线所指的方向为南方,相反为北方,但利用时表判别方向时,一是要注意将手表平置,二是在南、北纬20°30`之间地区的中午前后不宜使用,三是要把标准时间换算为当地时间。  <BR> 由于经度不同,在同一北京标准时半间内,各地所见太阳的位置也不同,因此,在远离东经120°的地区判定方位时,应将北京时间换为当地时间,根据地球每小时由西向东转动经度15°,其当地时间是将北京标准时间加上1小时;每向西15°,就减去1小时,如在西藏拉萨(东经91°),那里比东经120°少29°,以北京标准时间12时判定方位时,应减去1时56分,所以当地时间是10时04分。  <BR>  <BR> 4.利用太阳阴影判定  <BR> 选择一平整的地面,在地面上立一根细直的长杆,在太阳的照射下就会出现一个影子,并将影子标示在地面上,等待片刻(约10~20分钟),再标出影子的新位置,然后过两个影子的端点连一直线,此直线就是概略的东西方向线,如何判定东、西方向呢?由于太阳东出西落,其影子则沿相反方向移动,所以第一个影子就是西,第二个影子必是东,根据已知的东西方向线,在其上任选一点作垂线,这条垂线大体就是南北方向线。  <BR>  <BR> 5.利用月亮和时间判定  <BR> 当夜间看不到北极星而能看到月亮时,可以用月亮和时间判定方位,判定方法如下:  <BR> 月亮趋盈时(光辉部分在右)  <BR> (1) 将月亮整个圆盘分为12等份。  <BR> (2) 目测月亮光辉部分占12分之几,所占的分数即月亮当天通过正南的时间(时间从中午12时起算)  <BR> (3) 根据月亮当天通过正南的时间,即可用太阳和时间判定方位的方法去找出正南方。  <BR> 月亮趋亏时(暗影部分在右)  <BR> (1) 将月亮整个圆盘分成12等份。  <BR> (2) 目测月亮暗影部分占12分之几,所占分数即月亮当天通过正南的时间(时间从午夜0时算起)。  <BR> (3) 根据月亮当天通过正南的时间,按太阳和时间判定的方法找出正南方。  <BR>  <BR>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按月亮趋盈(趋亏)的等分数判定它经过正南方根据的时间  <BR> 月亮的形状(从地球上看去)每天都不相同。阴历初一看不到月亮,初一到十五月亮渐渐增大,光辉部分在右,十五是满月,十五到三十月亮渐渐减小,月亮通过正南方的时间,每天也不相同。阴历初一约12点通过正南。初一以光辉部分在左。以后,月亮通过正南的时间一天比一天晚,阴历十五日约24点通过正南。  <BR> &nbsp;&nbsp;&nbsp;&nbsp;&nbsp;根据以上所述,看不到月亮的那天(初一),月亮通过正南的时间是当天中午12点,以后月亮的光辉部分渐渐增大,通过正南的时间也渐渐推迟。到满月那天(阴历十五),是24点经过正南。这两次月亮通过正南的时间刚好是相差12小时。  <BR> 如果把整个月亮圆盘分为12等份。则月亮趋盈时,光辉部分占12分之几,它通过正南的时间就比12点晚几个小时,也即是光辉部分占12分之几,就是几点通过正南方。  <BR> 从满月到看不到月亮,月亮的变化是光辉部分渐渐减小,右边的暗影部分渐渐增加,通过正南的时间是从24点渐渐推迟到中午12点,中间相差也是12小时,故把整个月亮圆盘12等份,月亮的暗影部分占12分之几,即是几点通过正南方。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行走  <BR>  <BR> 野外行走简易测距的方法 野外行走首先要解决的是方位判断和简易测距。这里主要介绍几种简易测距的方法。  <BR> (1)目测法:标准身材的人。一复步为1﹒5米(两步为一复步)。要领,从站立点至目标,量出复步数后乘以1﹒5米,其结果为两点间的距离。  <BR> (2)跳眼法:要领,两脚打开与肩同宽,右臂水平抬起自然伸直,竖起右手拇指,闭左眼睁右眼,通过拇指瞄向目标A,而后保持姿势不变,再闭右眼睁左眼,通过拇指瞄向一个新的目标B,估计出A、B两点的间隔再乘以10,即为站立点至目标点的概略距离。  <BR>  <BR> 团体行进  <BR> 团队行进需要一个领队和一个以上副领队。无论发生了什么事,团员都必须团结一心。如果是一个大的团体,领队应指派一个或者二个比较有经验的队员(通常由某一个副领队)在前面探路。领队在前在中间指挥整个队伍,副领队走在队伍后面以保证走得慢的人不掉队,并控制行进速度。  <BR>  <BR> 行走技巧  <BR> 出发前最好准备一根手杖,不仅能减少旅途的艰辛,还可以作为防卫武器,用来打草惊蛇,驱赶某些野兽。  <BR>  <BR> 在平路行走时,应保持均速。特别是刚开始出发时,应避免走得太快而造成疲劳,使情绪低落,影响后面的行程,有规律地休息,平均每走30~45分钟应休息5~10分钟,坐下来观察队友的情况,必要时调整各自的负荷以便更舒适一些。  <BR>  <BR> 上坡时身体前倾,步伐小,可采用外八字形步伐并保持匀速前进。  <BR>  <BR> 下坡时身体后倾,步伐小,可采用内八字形步伐适当加快速度。  <BR>  <BR> 上、下很陡峭的山坡可采用侧身走,或采用“之”字形路线横向行走,必要时使用安全绳。  <BR>  <BR> 可以参考以前的帖子http://www.doyouhike.net/article/151,1.html  <BR>  <BR> 特殊条件下野外行进注意事项  <BR>  <BR> 热带丛林行进  <BR> 在热带丛林中行进,为防止蚊子、蚂蟥、毒蛇等的叮咬,应穿靴子,并要扎紧裤腿和袖口、领口,最好把裤腿塞进靴子里面,有条件的应戴手套。在鞋面上涂驱避剂和肥皂,可防止蚂蟥上爬。为了防止毒蛇的袭击,行进中可用木棍“打草惊蛇”。同时,也应注意树下有无毒蛇,休息时,要仔细观察后再坐下。  <BR>  <BR> 在野外常常会遇到大小不等的林区和疏密不等的高灌木丛。因此必须了解一些林中行走的知识。在穿过丛林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BR> (1)应选择林间主干道或小道行走,做好定向,以防迷路。  <BR> (2)在浓密的灌木丛中行走,带路者应准备一把砍刀开路前进。  <BR> (3)穿林时最好穿长袖衣裤,避免和减少草木的树枝刺伤或划破皮肤,同时还可以避免蚊子叮咬;系好鞋带,可将鞋带围绕踝关节一圈系紧,避免过长的鞋带被树枝挂松而影响行进。  <BR> (4)在茂密的灌木丛中行走,推开挡路的树枝时,要注意后续队员的安全,当放开手中树枝时,应该回头看看,以免树枝打到后面的队友,或喊一声“小心树枝”!提醒队友的注意。  <BR> (5)行进中注意勿被地面的树桩或藤蔓绊倒。  <BR>  <BR> 夜行  <BR> 一般来讲,夜间不会是漆黑一团,尽管是这样,也不能完全看清一些物体,因此就会偏离方向,这时指南针会发挥作用。  <BR> 在树林中比开阔的地方会更暗一些,因此应尽可能沿开阔地行进,夜间观察物体时观察其轮廓和边缘。  <BR> 黑暗中听觉会更有用,如河中流水的声音,会告知它的速流,黑夜里应缓慢前进,步幅要放小,重心前移之前应试探一下。如果是下坡,可以使身体重心后移拖住脚步。  <BR> 另外,眼睛对黑暗需要一个适应过程,一旦适应了以后,其能见度会有好转,但注意不要再让眼睛受光亮的刺激,否则恢复这种视觉又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果一定要用光,可以捂上一只眼睛,以保证另一只眼睛的视觉不下降。  <BR>  <BR> 山地行进  <BR> 山地行进时为避免迷失方向,节省体力,提高行进速度,应力求掌握有道路不穿林翻山,有大路不走小路,走高不低的原则,可沿山脊行走,也可沿山体斜面行走,这样便于夜间观察目标和方向。  <BR> 行进中要密切注视,及时观察,及时观察是否有断崖滑坡,防止跌伤。上坡时身体重心前移下蹋,必要时手脚并用,沿山体斜面行进时,身体尽量向山体一侧倾斜,两脚侧面用力。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饮食  <BR>  <BR> 1.取水  <BR> 在所有的生存物资中,水是最重要的。没有水就没有生命。如果没有食物,一个人仍然可以在一定的条件下继续维持生命;然而,如果没有水,在几天的时间内就会死亡。因此,对于每一个野外生存者而言,寻找水源是当务之急。  <BR>  <BR> 在温暖的气候条件下,一个人每天至少要喝3升的水。因为水分损失可以导致脱水,所以,在无法得到正常供水的情况下,野外生存者就应当想尽一切办法来减少身体内的水份损失。  <BR>  <BR> 缺水时应当把所有的体力活动减少到最低程度,即使需要完成某些任务,也要适当地降低行动速度以便于减少能量的消耗。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还可以选择在晚上或白天比较凉爽的时候完成任务。一定要注意穿好衣服,防止水分的进一步损失。  <BR>  <BR> 在炎热的天气里,人们往往会脱掉衣服,殊不知这样做是错误的!这是因为浸入衣服的汗液可以在衣服与皮肤之间形成一道防护层,它可以抑制汗腺的排出功能,从而达到减少水分损失的目的。  <BR>  <BR> 在火热的气候条件下应当穿浅颜色的衣服,可以反射来自太阳的射线,把体温的增加控制在最小的程度。  <BR>  <BR> 2.减少水分损失的方法:  <BR> (1) 尽可能多休息。  <BR> (2) 杜绝吸烟与喝酒,因为喝酒需要人体器官的液体来分解酒精,而吸烟常常会使人感到口渴。  <BR> (3) 呆在阴凉隐蔽之处。  <BR> (4) 不要躺在温度较高或者被太阳照射过的地面上。  <BR> (5) 尽量少吃食物,因为人体只有在液体的帮助下才能够消化这些食物。这无形中就会增加脱水的危险。  <BR> (6) 不要讲话,应当用鼻子呼吸,不要用嘴来呼吸。  <BR>  <BR> 3.水源线索:  <BR> (1) 生长茂盛的多种植物。  <BR> (2) 动物:注意观察有许多动物会在拂晓或者黄昏时分出来觅水。  <BR> (3) 大片郁郁郁葱葱的草地:只有有水的地方,才有可能出现成片草地。  <BR> (4) 动物的足迹往往会通向水源地。  <BR> (5) 岩石地带的泉水与渗流。  <BR>  <BR> 4.制水方法:  <BR> (1) 利用太阳能蒸馏器。  <BR> (2) 利用植物蒸发袋。  <BR>  <BR> 5.水的净化方法:  <BR> (1) 利用水质净化药片(清水1片、浑水2片)。  <BR> (2) 在一罐清水内滴入5滴2%的碘,在比较浑浊的水或者冷水中滴入10滴(等待30分钟以后即可饮用)。  <BR> (3) 把水煮开,持续10分钟。  <BR>  <BR> 6.污染水质的识别方法:  <BR> (1) 带有异味,或者水面上飘浮着泡沫、气泡的水源。  <BR> (2) 已经改变颜色或者褪色的水源。  <BR> (3) 沙漠中的湖水,这种水源要么是一潭死水,要么就是盐水湖。  <BR> (4) 水源地周围缺少健康绿色植物的水源。  <BR>  <BR> 7.过滤方法:  <BR> (1) 沿着水源地开挖一条浅沟,就可利用土壤来达到过滤的作用。  <BR> (2) 搭一个分层三角架,在每一个过滤层内分别放入青草、沙子、木炭。木炭可以用来排除水中的异物与不良气味。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燃火  <BR>  <BR> 野外燃火自备燃料炉和充足的燃料是最佳选择,不仅可以方便快捷地生火,而且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较大的危害。但是遇到某些意外情况,就应该熟悉掌握野外燃火的技巧。  <BR>  <BR> 燃火材料:  <BR> (1) 火种:随身携带的棉花等火种。养成良好用火安全习惯。并把火种保存在一个防水潮的容器里。  <BR> (2) 引火物:干燥的树枝,树叶等。  <BR> (3) 燃料:干枯的大木棍或树干、成捆的干草、干燥的牛粪等。  <BR>  <BR> 燃火的地点:  <BR> 燃火之前应选择一个良好的地点以满足取暖和安全烹饪食物的目的。  <BR> (1) 选择一个隐蔽的位置。  <BR> (2) 把直径2米以内的堆积物清扫干净,直到露出地面以下的土壤。  <BR> (3) 若地面潮湿,就要首先用树木搭建一个平台,上面铺一层沙子或石子。  <BR> (4) 在有风的情况下可以挖一个土坑,在土坑内生火。  <BR> (5) 不要在潮湿或者多孔渗水的岩石附近生火,因为遇热达到一定程度,岩石等可能发生爆炸。  <BR> (6) 准备一桶沙子或水放在火堆旁边,一旦火势过大可随时扑灭。  <BR>  <BR> 其他途径的燃火方法:  <BR> (1) 使用打火石与钢片。  <BR> (2) 使用放大镜、相机镜头片,或用冰磨制的凸透镜等聚焦太阳光。  <BR> (3) 钻木取火。  <BR>  <BR> 燃火的种类:  <BR> (1) 安全过夜火堆。  <BR> (2) 长效火堆。  <BR> (3) 下形火炕。  <BR> (4) 圆锥形篝火。  <BR> (5) 星形火堆。  <BR> (6) 钥匙形火坑。  <BR> (7) 金字塔形火堆。  <BR> (8) 屋形火堆。  <BR>  <BR> 生火方法与火力控制:  <BR> 生火方法:准备一个软管装的固体燃料,在湿的薪木上要涂固体燃料,在顺风的一侧用粗薪木作枕头,防止沾到潮湿的地面。再在上面放上小树枝,然后着火。  <BR>  <BR> 火力控制:挖一个浅坑,朝顺风的下方放中大的树枝方向着火燃烧,后侧放着粗大的薪木,再放上中等粗大的薪木,从侧方补充小树枝继续燃烧到上面薪木燃烧为止。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野炊  <BR>  <BR> 为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保持健康,进行野外活动时一个成年人每天需要3000—6000卡路里的能量,并且要注意保持膳食平衡。  <BR>  <BR> 受条件限制,野炊应遵守以下原则:  <BR> (1) 保证充足的热量。  <BR> (2) 好吃且营养丰富。  <BR> (3) 烹饪方法简便快捷。  <BR> (4) 尽量少使用餐具,特别是在自然中不可降解的一次性餐具。  <BR> (5) 节省饮用水和燃料。  <BR> (6) 收拾方便。  <BR> (7) 不可剩下太多饭菜。  <BR>  <BR> 野外野炊的烹饪方法:  <BR> (1)水煮:直接用金属容器在火上煮,或将烧热的石头放入木制、竹制的容器中煮食。  <BR> (2)烧烤:可在火堆上方整只烧烤,也可在余烬上用金属网或者新鲜树枝搭成的架上进行。  <BR> (3)烘烤:用树叶、荷叶、泥巴或铝箔包住食物放到火中进行,或将食物放到余烬中再用沙土覆盖将食物焖熟。  <BR>  <BR> 野外野炊煮饭的原则:  <BR> 在野外的煮饭方法是:首先,把米洗净,然后加入水,一杯米加一杯水。如果用铝制的锅煮饭时,煮饭过程中,水分的消耗较多,必须多加一些水。加水后,再放在水上煮,煮饭开始时用小火,中间用大火,之后用小火。绝不可中途掀开盖子。不过,在野外很难调整火候,看到水开之后,可以利用较重的石头来压住锅盖,以减少水分的溢出。快煮熟时,可用一小树枝或石块轻压锅盖,查看有无沸腾的振动,如果没有振动就表示煮熟了。之后还要等上二三分钟才将锅从火上端下。接着,用布或衣服把锅子包起来。让它焖熟。  <BR>  <BR> 煮饭自搭灶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1地面式、2半地下式、3包围式  <BR>  <BR> 清洗餐具方法:  <BR> 如果是在水较丰富的地方野炊,当然可能冲洗餐具;但还是很难把油污洗净。我们在野外时,要尽量避免使用洗洁精,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清除油污的好方法是使有开水来洗,方法很简单,只要把用过的大锅装满水,烧开后,把所有的餐具放在里面清洗,不但可以洗掉油污,而且可洗得很干净。  <BR>  <BR> 自搭灶煮饭可采取以下三种形式:1地面式、2半地下式、3包围式
 楼主| 发表于 2005-4-15 00: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野外徒步探险穿越的组织与准备进行形式

转贴(MF泰雷家): <BR> 野外生存与生活技能之——野外急救  <BR>  <BR> &nbsp;&nbsp;&nbsp;急救是指出突发性的伤病,由本人或别 人所做的临时处理措施。对伤者的紧急处理措施越快实施效果越好。  <BR>  <BR> &nbsp;&nbsp;若遇到不知如何处理的事故时。在保证伤者无生命危险的情况,不可随便移动伤者,否则会使情况恶化。在进行野外穿越前,每一个成员都应行前接受急救培训。  <BR>  <BR> 急救常识    <BR> &nbsp;&nbsp;&nbsp; <BR> 受伤者处于昏迷状态,应当检查一下他/她的心肺功能是否正常,按照以下三个步骤检查。如果怀疑是背部或颈部受伤,则应注意不移动他/她的头,并尽快将其头部固定。  <BR>  <BR> (1)掰开受伤者的嘴巴,把口中的阻塞物去掉,然后检查其呼吸道:一只手放在受伤者的前额,另一只手的两个手指抬起受伤者的下巴,使其头部向后仰。  <BR>  <BR> (2)检查受伤者的呼吸。将脸颊贴近受伤者的嘴巴和鼻子约5分钟,感觉他/她的呼吸。同时注意观察受伤者的胸部运动,判断受伤者的肺功能是否正常。  <BR>  <BR> (3)测气管处的脉跳次数以检查受伤者的血液循环,测5秒钟,如果有脉跳和呼吸,将受伤者按复苏姿势摆好,如果既无呼吸又无脉跳,就开始进行心脏复苏治疗。  <BR> &nbsp;&nbsp;&nbsp;&nbsp;&nbsp; <BR> &nbsp;&nbsp;&nbsp;&nbsp;如果受伤者昏迷不醒,则最好将其按复苏姿势摆好,这样,受伤者的舌头就不会堵住喉咙,口水从口中流出,以保证其呼吸道通畅。  <BR>  <BR> (1)如果受伤者昏迷不醒但仍有呼吸,就把其挨地的物臂抬至身体的适当地方,把另一只手臂与脸颊靠近,挨地的腿放直,另一条腿弯曲,把受伤的大腿向自己拉近,受伤者侧躺。  <BR> (2)把受伤者的头部放置在地面上并向后仰,鄂部向前以保持呼吸道畅通。如果可能的话,把受伤者的手抌在头下。  <BR>  <BR> 人工呼吸  <BR>  <BR> &nbsp;&nbsp;&nbsp;人所呼出的空气中氧气占16%,通过做人工呼吸,可以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如果病人停止了呼吸但还有脉跳,则每分钟做10次,直到病人能够自主呼吸。  <BR>  <BR> (1)让伤病者平躺在地面上,为保证其呼吸通畅,要把口中的阻塞物去掉。把一只手放在伤病者前额上,捏紧鼻子。另一只手放在其下巴下面,使其头略微向后仰。  <BR> (2)用拇指和食指捏紧伤病者的鼻子,嘴对嘴将空气吹入病人肺部,持续2秒钟。然后停止吹气。让病人的胸疗完全瘪下去。  <BR> (3) 重复步骤(2),每分钟做10次,直到伤病者能自主呼吸为止。测其脉搏,如果脉搏停止,就对其施行心肺复苏治疗。  <BR>  <BR> 心肺复苏治疗  <BR>  <BR> &nbsp;&nbsp;&nbsp;心肺复苏治疗能提供人工血液循环并使肺部充气。该治疗的作用包括按胸部促进血液循环至头部和人工呼吸维持血液含氧量。具体方法如下:  <BR>  <BR> (1)让病人躺在坚实的平面上,用食指和中指探摸位于最下方的肋骨,然后手指向上移动,直到中指触摸到肋骨和胸骨的交接处。  <BR>  <BR> (2)中指位于胸骨处,另一只手掌沿胸骨向下移动,直到与自己的食指接触,在这个地方压缩胸部。  <BR> (3) 双用重叠,手指相扣并向上翘,手臂伸直用力向下压,然后放松,但不要将物移开。重复15次后做2次人工呼吸。  <BR>  <BR> 休克     <BR>  各组织的氧气和养分供应不足,会导致全身血液流量减少,从而引起休克。如果病人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其重要器官就会停止工作,导致死亡。  <BR>  <BR> 对于休克病人的处理方法如下:  <BR>  <BR> (1)把病人双腿抬高(略高于头部),使其保持清醒,解开衣物,让病人放松,然后测量其脉搏。  <BR> (2)在病人的背部和胸疗盖上睡袋或大衣。测量其呼吸及心跳。尤其是当病人失去知觉时,如果呼吸和心跳停止,施行心肺复苏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4-28 17:43 , Processed in 0.125531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