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7621|回复: 50

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 21: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r><br>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br>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穿越<br><br><br>提起笔,不知道要说些什么。<br>周而复始的生活,很轻易能把人磨成鹅卵石,我不喜欢,也不愿意成为鹅卵石,可我最终,也得把棱角收起,做回一个父母眼中的乖乖女,做回一个大家眼里的正常人。<br>我不知道,当某些决心,某些念头下了之后,还有没有回转的余地。我想,纵然我想,只怕那时候也没有了。<br>突然很是怀念曾经可以随意挥洒青春和汗水的日子,那么自由自在……<br>关上记忆的闸门,我便将是那个平凡的为未来奔波的生者,那些与山水为伍的日夜将离我远去。<br>但我想,它怎么也不会从我的记忆里远去,即便多少年后想起,我还能历历在目……<br><br>每次活动,我都喜欢用笔把那些天的精彩记录下来,以文字的形式,哪怕再朴实,多年以后,也将会成为一段沁入心灵的音符。我喜欢,偶尔不经意间打开记忆闸门的时候,那宣泄而出的闪亮的日子……<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一,出发<br>有些活动,不管什么线路,什么级别,总能让人上瘾。<br>凉叔的活动就属于这一类。<br>这一次的活动,又给了我两天难忘的日子。总算是圆了我在这儿的最后一个愿望。<br>我很清楚这次活动的难度,亦很清楚我是冲什么去的,是的,只此一次。<br>于是在人员不足的情况下,带着些微的激动,我们出发了。<br>虽然只有七个人,但欢声笑语不曾远离。MS从我改名到现在,名字已经成为了别人取笑的对象,对此我早已麻木。<br>车子在夜色中一路向飞奔,晚上十一点多便到了石坎镇。<br>在离石坎某“红灯区”(镇上沿路的几盏灯泡被他们侃成了红灯区)不远处唯一一个在营业的饭店吃宵夜。<br>凉叔在那边和当地人还在研究地图的当儿,粥粉菜差点全被一扫而光。<br>小店最美味的便要数石螺了。那石螺真是美味啊!一叠石螺上来,不到两下没了,再叫了一叠,三下五除二又光了,大伙似乎还意犹未尽,又打包了两叠准备半夜在山上当下酒菜,饭店的小姑娘睁着疑惑的眼睛笑看着我们,估计心说,哪来一群山顶洞人。<br>叶开不停说:石螺多少钱?五块?太贵了!~~再来一叠!<br><br>二,寻路之“乐极生悲”<br>吃的太HIGH,直接后果便是差点找不到横坑的路。<br>山野的夜真凉啊,那风吹着人很是舒服。<br><br>小鸟说,夜空真美!星星真漂亮啊!我这有指南针,我先打开GPS先。<br>小马GE说,咦,我做的地图怎么有问题了?还是GPS出问题了?<br>凉叔说,过了,过了,倒回去,倒回去。<br>蜗牛说,不是这个路口,还没到还没到。<br>叶开说,凉树我们返回去吃清远鸡吧。<br>喜羽说,喜羽不说话,呆车上闭目养神。<br><br>在凉叔和蜗牛和小马GE和小鸟的通力合作下,终于去到了那个叫横坑的地方。<br>到达横坑已经凌晨了。在凉叔及蜗牛一干人等与当地村民商讨了半天,我们终于得以扎营在这个废弃的村落——横坑村。<br>下得车来才得知,这个废弃的村落已经被改装成电路窑制厂,据说做出来的成色还不错。那些三三两两离开的村民也不是我们想象中的夜半赌博的村民,而是夜半吃野猫的村民。可怜他们的兴致被我们这些外来人打扰,定然是败兴而去,那半锅野味还在桌上摆着,猎枪还在门上摆着。<br><br>刷洗完回到车上,匆匆收拾一下便躺下。不久便听到唐师傅微微的鼾声响起。<br>一夜无话。<br>只有远近时有时无的鼾声打破寂静的夜空。
 楼主| 发表于 2009-11-2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三,艰难的寻路<br><br>醒来正是5:30,被闹钟闹醒的。<br>听了听外面,没啥声响,便继续倒头睡。<br>毕竟睡神还没跑。<br>五点五十,睡不住了,爬起来收拾齐整,出门一看,大伙也都起来了,正收拾呢,这无声无息的,幸好没做个睡神。<br>洗濑,吃早餐,收拾。<br>出发已经七点。<br>车子载着我们前行了一段不愿往前走了,怕路上的杂草刮花了他的新车。<br>于是凉叔他们前去探路,我们则在路边上做游神,瞎晃荡,很是悠闲。<br>七点四十,凉叔他们探路回来,确定了行进线路。<br><br>与唐师傅作别后,大家踏上了前往望军山的道路。不久,经过一村庄,据说名叫军营村,倒是与望军山之名很是相称。<br>与村民核对之后,由村子后面的小路山上。<br>不久之后又遇叉路,凉叔看着对面的村姑问路,小姑娘告诉凉叔那条道没错。<br>得到指点的队伍不久之后又遇到了问题。那个路离山的方向越来越远,于是判断那条道是往景区而不是山顶的。众又折返。探了几条其他叉道均不对。<br>于是凉叔再行下山,向村姑再三询问确认线路。得到的答复还是那道没错,是绕上去的,要上一个小山头。众人信心满满地又上了路。<br>谁知快到山头之后,那路已经不象是古道而象是伐木道了。<br>叶开自告奋勇一马当先爬上了山头,不久返回,说,这路是伐木道,不是上山的路。<br>蜗牛又去探了旁边另外一条路,不久后回,死路。<br>迷茫。<br>迷茫。<br>明明知道山脊就有路,可问题是,怎么才能到达那个山脊。<br>众人商量之后决定,返回之前上山前看到的另外一条成熟山路。<br>理由是,刚刚走过的这条路不对,就只有那条是最成熟的山路了,也只能是它了。<br>村姑三戏凉叔。下山的时候叶开说。<br><br>下山之后从大树边的左侧成熟山路向上。<br>路还是很明显的,也明显看的出古道的痕迹。<br>然而慢慢地,路在兜兜转转的上升中越走越小,越走越不明显,之后干脆便断了。<br>其实也不算断,路还是有的,只是由于太久无人行走,灌木杂草长回来了,路就被荒废了。<br><br>显然这个并不是正确的上山的路。<br>然而已经上升这么远了,而其它的路又被证明不是正确的路,就算不对也唯有这么上了,况且从这能切到山脊上去。<br>路时有时无。无路便开路。<br>沿旧有的山路开路,找不到便四下探,因此走得很慢。<br>沿途不少令人讨厌的粘人的草籽,那是麦冬的籽。<br>那籽粘在衣服上,裤子上,层层叠叠,隔着衣服也能扎得人生疼,难受却也无奈。<br>沿途的荆棘也不能小看,一不小心便中招,一扎一个血痕。<br><br>好不容易走出密林,上到山脊,一看果然有路,还是条大路。看那路的方向,正好是叶开说没路的方向。想来那路是对的,村姑也不是忽悠的,错的只是我们。<br>悔不当初没多看上两眼。<br>沿着大路一路狂奔,却看不到凉叔他们。凉叔现在可真彪悍,一溜烟就走没了影,可怜我们一路狂追就是追不上,不觉便走叉了道,走到了一条很大的横切山路上。这是条真正的伐木道,上下各有木柴拖痕,山中更不断有砍伐声传来。这路走着走着便不对劲了,一个劲地向右横切。听声音凉叔明明在我们的左侧上方方向,对讲里蜗牛却拼命叫我们向右横切。以为蜗牛和凉叔一块,便以为路在右边是切上山脊的,于是和小鸟向右狂赶。待走过去一看,那横切路还在横切,看样子是要横切整个山腰,而且明显蜗牛和凉叔不在一个地方,不对,不对。<br>于是回头,找凉叔说的山脊古道。回头又遇到听着对讲一头扎过来的小马GE,大家一块往回赶,边走边找。<br>叉道不少,兜来转去,终于找到了正确的上山古道。<br>遇着叶开,身上一大片一大片的红肿,全身都是。<br>可怜的小开开~~~~<br>看来这就是粗心大意的代价。若非他粗心地以为那路仅是伐木道,我们就不用开路钻林,我们不开路钻林,就不会粘上那么多惹人厌的麦冬籽,不粘上那么多麦冬籽,叶开就不会过敏,叶开不过敏,就不用下撤,叶开不下撤,就不用可怜巴巴地饿着肚子等石坎夜宵店老板开门。<br>叶开用事实证明,有路不走是要付出代价的,不听村姑的指点也是要付出代价的。
发表于 2009-11-2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1粒沙 wrote:<br>一,出发<br><br>叶开不停说:坑螺多少钱?五块?太贵了!~~再来一叠!<br><br>
<br><br>沙沙记忆力超强,叶开很会说话。<br>
发表于 2009-11-2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嗯,这是楼主写得最好的一篇文字,发自内心的感悟。
发表于 2009-11-3 00:1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路过,赞个
发表于 2009-11-3 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路过,赞个
发表于 2009-11-3 08:1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在石坎镇吃的是石螺,特意提醒老板加辣的.....味道真不错8D<br>横坑那里村民吃的是野猫.........8D
发表于 2009-11-3 1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额,沙沙的记忆力不错啊,这么多细节记得清清楚楚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3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四,叶开和蜗牛的遗憾<br>与凉叔汇合后,凉叔给叶开吃了息斯敏,然后看效果。<br>眼看着红肿慢慢消退,可叶开就是不敢再走了,原因是过敏源满山都是,他不敢拿小命开玩笑。于是便要下撤,顺便把蜗牛拐走。<br>此时蜗牛已经从某个不知名的地方开路开到这里与凉叔汇合。大约是蜗牛一下开了太多路,没适应过来,疲乏了,于是一代压路机就这么被叶开捞走了。<br>两员开路大将就这么轻松轻松下撤了。<br>下撤容易,捱时间难啊。<br>以这两BT的一贯表现来看,他们是要悔断肠子的,要不这BT不是白做了吗。<br><br>据后来对讲联系之后一算时间,他们下撤到扎营点才半个钟!<br>而这段路上来我们前前后后花了三个多小时。<br><br>五,越过望军山<br>目送两人下撤后,我们继续前进。<br>要说成熟路就是好走,我们沿路一直上一直上,虽然我一直闹想下撤的毛病(想着下山就有好吃好喝了,想不心动都难啊,却也好在没有下撤,不然这两天就没啥好玩了),却还是在收队糖衣炮弹诱惑下坚持了下来,并上了望军山。<br>看来我又一次成功拖队。最近体力下降的厉害,爬坡是愈发慢了。<br><br>中午的FB是在过了洪圣将军殿不远的一个树林子里解决的。<br>没办法,我们也想过了望军山再FB,可肚子不干。想在洪圣将军殿边空地上FB吧,又怕冲撞了这位不知为何方神圣的将军。于是便行往前面林子FB。<br>拿出蜗牛下撤前给我们留下的青椒炒肉和昨晚炒的坑螺,再加上点各自的干粮水果啥的,一顿美味的午餐就出来了。<br><br>吃饱饭就是好干活。午饭之后果然大家速度就上来了,一口气爬上了望军山。<br>途经一些人工堆砌的石头坑,一个又一个,凉叔说那是工事保垒,半天之后我才明白,原来是当年的抗日游击队在与日本鬼子搞对抗时挖的工事堡垒,用以自我掩护和打击日本鬼子。<br>看来望军山之所以会出名,全仰仗了抗日游击队们。<br><br>过了望军山,一路就简单多了,虽然叉路依然很多,但方向在那,勿须再寻路。按照凉叔的说法,之前我们在探路开路上浪费了两个多小时,现在必须加速才行,于是一路狂奔。<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br>六,奔向大仙殿<br>半道上与一群当地小朋友不期而遇,他们正兴高采烈地喧哗着蹦跳着上山,每人扛一杆旗子,穿的也只是一般的平底鞋,却仍一路飞奔,丝毫不见疲态,言语间却很是顽皮。<br>向小朋友们询问证实此路正是去大仙殿的路。于是又是一阵狂奔,停在了一叉路上。<br>这叉路也小,但方向可好,正好指向我们将要去的方向。于是探路。然走不多久,路就变小了,杂了,犹豫良久还是决定回头,先下大仙殿再说。<br>这当口我们就发现了满山的稔子,一碰一个掉——原来已是稔子成熟正当时了。<br>意外之下伸手便抓,边抓边想,无奈思索良久,就是记不起来稔子是该啥时候成熟的了,想当年小的时候,常常独为稔子满山跑,而现在,竟然连它的成熟时间都记不清楚,真是……有点说不过去了。心头默念,双手双脚却没停下,一路走一路摘,却也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大仙殿。<br><br>大仙殿是建在山腰上的,HB大约是六七百米,不太记得了。在离大仙庙约几百米便是宋谏议大夫陈凤台先生墓。这在我们看到那一方水潭之后便能肯定,因此地实在比较有名,据说这是个极佳之风水宝地并因而一直福荫后人。水潭的水倒也很是清澈,倒影着蓝天白云和草木丛林,自然风光极佳。<br>大仙殿MS是个道观。庙前有八卦样的图,有常驻道士,亦有当地香客在此逗留。殿的一侧还有一地鸡毛,拔的。呵呵,想来这些道士日子过得倒也算滋润。<br><br>在这里凉叔跟道士村民游客们详细询问了到达耙齿岌的确切线路与耗时。<br>在这里我们补上了所有的空瓶罐,喝足了水。<br>谢过道士村民游客,我们便沿着他们指点的线路走。先从大仙殿右侧小路前行,一直走到仙殿电站,然后从仙殿电站边的小路走,不久会到达一条溪谷,沿溪谷走一段便有路上岸,这路一直沿溪谷而行,行不远便到机耕路,机耕路左转上行约百来米再左转上小路。<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七,开路耙齿岌<br><br>耙齿岌,我们来啦!<br>然而耙齿岌并不是那么轻易露出真面目的。<br>我们一路走啊走啊,一直沿山脊走到那座形似耙齿的山峰,脚下的路却向右一拐,不知要通向何方。满以为眼前出现的形似耙齿的山峰便是耙齿岌,谁知还没等我们欢呼,耙齿岌却发难了,小马GE告诉我们这还不是耙齿岌,它离我们还有一公里多远。OH MYGAY!<br><br>前面却越发难走,直上是垂直的崖壁,只得右切,右切接右切,迂回再迂回,于是又是找路,又是开路,很艰难地上了这形似耙齿的山峰。<br>左临悬崖,右傍丛林。我们就这么深一脚浅一脚地踩在厚厚腐草覆盖着的石头或丛林上,艰难地开着路前进。<br>似乎是觉得这点考验对我们不算什么,接下来它给了我们更加严峻的考验——开路。一路披荆斩棘,不断地过丛林,过竹林,过芒草丛,间或给些惊喜,那带着刺的荆棘藤曼不断地骚扰着我们,恶心着我们,一会刮刮你的衣服,一会抚抚你的脸,一会扯扯你的背包,不胜其烦。<br><br>然而上天也不太亏待我们,他偶尔也给我们喘气的时间,虽然那实在不算什么。在竹林里,偶尔给我们条道路,不知从何而来,通往何处,但沿山脊直行,也给了我们不少方便。<br><br>人少也有人少的好处,那便是走的快,直线一公里多的山脊丛林很快被我们抛在了后面。<br><br>八,唯一的营地<br><br>前面,便是耙齿岌了。<br>然而,上天又玩了我们一道,送了样东西送了给我们——天黑,令我们不得不停止前进,找寻营地。<br>此时天之将黑,再不找营地我们便得抓虾了。<br>于是一边走一边找,然而这一带的山脊还是很陡的,压根就无从扎营。<br>凉叔是很想走到大坳去扎营的,因为那儿除了是最低垭口外,还有条下撤的路,据说下撤的路的地方,还有水源,有理想营地。<br>但天黑不等人,不等我们翻过这边垭口,天便黑将下来。<br>于是被迫在耙齿岌这边的垭口扎营。<br>在这儿选营地是件费事的事情,一则还未下到垭口地方,二则这一带全是斜坡,两翼部分地方还很陡,很难找到一个理想的营地,再有便是这儿没有水源。<br>然而解决的办法还是有的。<br>没有水源,大家就把水凑出来,大仙殿补的水便派上了用场。<br>全是斜坡,便找个相对平缓的地方,凑合着睡吧。<br>于是密林中的一方空白地带便成了我们的营地——唯一一块可供扎营的地方。<br><br>这是一块看起来还不错的营地,可也仅止于看起来。虽然经过修整能凑出几个扎帐篷的地方,可每个都不甚理想。当我已经躺到那个我连人带包爬了一夜的帐篷里的时候,凉叔他们还在忙着割芒草垫底填营地。<br><br>就这样吧。知足常乐知足常乐。<br><br>九,不算丰盛却很惬意的晚餐<br>放下背包,便忙活起来,先来上一锅紫菜西红柿鸡蛋汤,热热肠胃和身子顺便安抚安抚抗议的五脏庙。<br>再下几锅面,把胃填满。蜗牛的鸡蛋就派上了大用场。做汤也好,下面也好,放个鸡蛋,那味道便无与伦比。饭后再来个杂菜汤。足矣!<br>其实我们还是很容易满足的。<br><br>这一夜过得实在很简单。<br>找营地,吃晚餐,收拾,搭帐篷,睡觉。在我们各自钻进帐篷的时候,还不到十点。FB是没有的,吹水侃大山几乎也是没有的,赶紧洗洗睡(毛巾沾水那是最高待遇)是必须的。<br>而之所以是吃晚餐之后才搭帐篷,是因为吃饭那个地,也是要拿来搭帐篷的……<br><br>山里的夜很是静谧。看不到满天的星光,却透过零零星星的空隙看到了月亮,冷清而倨傲地高挂天空。<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十,早安,大山和丛林<br>这一夜过的有点长。<br>无数次迷迷糊糊醒来,然后无数次发现自己连人带包滑下了不少。<br>因为,背包被垫在屁股上。因为,若垫脚翻个身便得往下滑。<br>当早晨那股冷风从帐篷外嗖嗖往里灌的时候(只拉内帐的防蚊纱窗),便有声音从帐外飘过来:叶落,太阳出来了!<br>太阳出来是假,我得出来是真。<br>无论如何,这一夜是过去了,熬过去的还是睡过去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马上又要面对无休止的开路了。无休无止,一整天。这一点,就算凉叔不说大家也都知道。<br><br>早餐吃的是干粮——没有余水煮吃的,故而一个晚上就把所有菜下了锅。<br>吃完早餐,收拾完毕,出发。<br>阳光悄悄地从侧面爬上了脸庞,暖洋洋地让人想咬一口。大地象是复苏了一般,闪着光的叶子随风摇曳着,迎着阳光一片生机。<br>早安,大山!早安,丛林!<br><br>十一,开路,无休止的开路<br><br>走时才发现,原来我们虽然不在垭口,却也离垭口很近了。<br>过了垭口,再爬上顶峰,便是我们昨天苦苦追寻的耙齿岌了。然而没时间多做逗留,因为我们的路还长,而我们的水却不多了。<br><br>休息了一个晚上,几个男生都显得很生猛,开路开得虎虎生威,一个累了另一个接上,轮翻上阵。<br>路还是那样,时有时无,有路的是部分竹林小路,但也倒竹横陈,人得使劲拨开竹林才能前进;无路的是灌木丛和芒草,芒草倒也罢了,一踩一个坑,刷刷就上了,最难的是灌木林,而荣登灌木林之最的却是杜鹃林,因其树枝的发散和硬度以及密集性,我们走的线路上,就有不少杜鹃林。<br><br>上午九点半,在一群生猛的男生的突击下,我们到达了大坳并第一次进行休整。<br>这是一块看似不大的平台,平不平是个未知数,草丛的茂盛却是实在的。草丛主要植物是覆盆子(又叫野草霉)和赤地利(学名,我老家应该是叫木碳籽,回来后查证),还有荆棘,芒草,野草共同组成。<br>有必要说一下赤地利,就是当天我吃的那个,之前一直不记得名字。<br>当然当时我说大家都不敢吃,只有小鸟硬着头皮吃了几棵,估计是看半小时过去了,吃这个的叶落没倒下。大家都在休息,就只有我上窜下跳找寻又大又黑的木碳籽来吃,可惜光顾了吃,忘了拍个照片。<br><br>赤地利<br>  【药 名】:赤地利<br>  【科名 】:蓼科<br>  【拼 音】:CHIDILI<br>  【来 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蓼科蓼属赤地利植物之根。<br>  【功 效】:解毒止痢、破血止血、燥湿止带。<br>  【主 治】:用治赤白冷热诸痢。用治跌打损伤瘀血出血者。用治湿热带下赤白者。<br>  【性味归经】:苦,平。无毒。入肝、脾、大肠三经。<br>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一9克。<br>  【别 名】:山荞麦(《图经本草》)、赤薛荔(《本草纲目》)、五毒草、蛇茧、五蕺(《本草拾遗》)、杠板归(《和汉药考》)<br>  【药材的采收与储藏】:二月八月采集,得细锉用,蓝叶并根同入生绢袋盛之,蒸一伏时,去蓝晒用。<br>赤地利:<br><br><br>凉叔想要沿左边古道下去找那个可能的补水点,或许还想看看营地什么的,可是大家都不动。或许是开路开的腻了,又觉得水应该能支撑,以至任凭凉叔来来去去动员几次,就是没人愿下,无奈作罢。<br><br>就这样,休息片刻之后,我们起包了。<br>大家离开了这个可能的补水点,就因为懒惰。随后,它终将会给我们以教训。<br><br>我们出发后的道路丝毫没有因为这个横切山脉的古道而改变。前面依然是无路,依然是开路。<br>然而太阳却开始强了起来。<br>从大坳上来这一段开始,山脊开始变得陡峭,危险。非常的危险。左边是一两百米高的悬崖,右边是灌木木,有时是随时可能陷脚的石缝,有时是茂密的灌木林或杜鹃林或竹林,有时是密林中悬崖的绕行,甚至还有需要跃过的裂缝。我们长时间地走在这样一条令人胆战心惊的山脊上,每个人的神经都崩得很紧。白马山的教训毕竟还在眼前。<br><br>这是一条让人崩溃的线路。<br>无休止地开路,几个人轮番上阵,一轮下来之后大家都累了,再休整几分钟,补充点水,然后接着干,如此往复。而更令人崩溃的是,队伍里大部分人的水都不足以支撑整个白天了。这也难怪。大仙殿补完水后,我们又走了那么长一段路,晚上又煮了六七锅面和菜。凉叔不断告戒我们不要大口喝水。我则告诉凉叔,我只敢舔舔。小鸟是最惨的,昨晚献水献多了,直接导致今日断水。<br><br>于是在某个疑似有路下撤的山垭口,凉叔和小鸟又去探路兼补水,因为凉叔说这儿应该有水的。等了许久凉叔和小鸟还未回,喜羽和小马GE便也接着下去了。<br>等凉叔他们一众人拎着空空的瓶子回来的时候,失望到达顶点,竟然没有水!竟然没有水!也幸好没有因为听到下面有水补这个“大好消息”而把水喝光,否则就完蛋了。<br>得,下撤吧。<br>然后凉叔告诉我们,往右下的那个路并非下撤的路,而是绕着山腰向我们来的地方走的。现在想来,这路不知是否与我们爬险坡前的右转那个路有什么联系,它们同样在一边山腰上,并且我们刚走过的这一段,是实实在在的险。<br>我和喜羽打算跑到左边找下撤的路,应该是从来都没有这么积极地寻找下撤的路过的。凉叔告诉我们,他之前已经看过,是没路的,让我们仔细再看看。<br>我和喜羽沿着小路一直下,可没走多远路便真的断了。再往前走,依然找不到下撤的路,甚至连路的痕迹都没有了郁郁葱葱一片芒草,任凭我们在这个断口下面来来回回折腾了个遍,就是找不到路,无奈折返告知。<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十二,路!路!<br><br>此时已经下午两点多,我实在担心前路,连开路下撤的心都有了。<br>也幸凉叔而没有这么做,因为凉叔对这个线路是了然的,他知道哪儿有路下撤,于是告知我们只要到达乌树头前的垭口,是有路下撤的。<br>于是继续爬坡,继续在爬坡中开路。这一段已经比前一段容易多了,也不那么危险了。然而此时的我们已经对古道这个名词失去了信心。在我们这两天的开路来看,那路基本是给草覆盖了。<br><br>我们在继续开路开了大约三个钟左右,便到达了乌树头下的垭口。看着前面垭口处和上乌树头的山脊上一片芒草,丝毫没有路的痕迹,心中甚是失望。<br>正当我们失望地走到垭口的时候,那条横穿乌树头垭口的古道却赫然出现在面前!<br>疯了疯了!这竟然真的是路!真的是路啊!<br><br>此时已经是下午五点多了。<br>小小休整,便向左出发了,出发前不忘和下面蜗牛和叶开对讲报个信,他们在刚刚我们开路的时候已经耐不住等问我们啥时能下来了。<br><br>下撤的路时大时小,好几次差点让我们把路走丢了,这是万万不能的,因此每到有叉路的地方,大家便四散找路。也总算我们没有白费力气,很快我们便沿着路切过了山腰,切过了溪谷,走到了凉叔说的山脊古道上来了。而我们也总算在横切的溪谷里补上了水。我们终于有水了!小马GE不断地说:刚刚我们是乞丐,现在我们是财主。<br><br>从山脊古道上一路下来,很快便到了一条机耕路上来了。到这儿一看已经六点十分,赶紧拍个合影便走人。沿这个机耕道下来十分钟左右,便到了一条更大的机耕道上。<br><br>基于向外便是出山方向的认识,我们选择了向右走。几百米之后再遇叉道,一条小机耕道直走,是往木古营方向,木古营是有机耕路出山的;更大那条机耕道向右,亦是出山方向,却是爬坡。<br>我们便走了左边小机耕道。这时已经开始要打头灯走了。<br>等我们跟着它弯弯绕绕良久,却走到了竹林里头,再下竟然听到了水声!<br>这就不对了。<br>回头。<br>一路也没看到其他跟他一样大的机耕路。小路自然是不敢走的。<br>又回到叉道边。紧接着他们开始商量,经过商议,还是返回往左走,毕竟往左有个房子,那是我们下到大机耕路的时候看到的,那时还闻到了煮土豆味。<br><br>等我们回到房子前的时候,却是黑灯瞎火的。<br>一段栅栏挡住了去路,凉叔恍然,原来是因为栅栏挡了路以至于以为这是走不通的。<br>跨过栅栏,竟然是个养殖场,皆又恍然,原来此地便是木古营。<br>绕过养殖场,路经过房子便开始往外绕,接着又是一道栅栏,拦住了向外的路。这是拦牲口的。门口还有两张椅子,一顶大檐帽子就摆在椅子上面。<br>到这里我们已经可以肯定,这便是木古营出山的路。<br><br>十三,回家<br><br>我们可以回家了!<br>这个机耕路是沿溪谷而走,路不算好,很多地方还塌方,然而这都不影响我们下撤的心情以及步伐。<br>兴奋的我们一路向前奔,竟然一刻不停,一直走到大新村,又走到了大新村小卖部!<br><br>在喜羽请了我两个冰激凌的情况下,我终于能在小卖部那儿洗掉这两天来的汗臭了!事实上,我相信就算我们不买,热情的村民还是会让我冲凉的。<br>这也是我们爬山经常能遇到的情况,与去逛景区完全不同。<br>热情纯朴的乡亲啊!<br><br>等我们都洗刷过后,唐师傅的车便载着我们离开了大新村。<br>山野远去了,两天过去了,然而它们给我的并未完,比如脸上的晒痕,手中的割痕,脚上的刮痕,正向我絮絮说着这两天的艰苦。<br><br>回家了,是时候回家了。<br><br>     后记<br><br>也许有天我会忘记,曾经多么热烈地喜爱爬山;也许有天我会失去,再没有机会一起挥洒青春。<br>但这些曾经走过的日子,我不会忘记。<br><br>那些日子我们曾经一起走过……<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下山之后的合影:<br><br>合影二:<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第一晚的营地:<br><br>烧瓷工场:<br><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姜花:<br><br><br>蝶舞:<br><br><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日出:<br><br><br>换个电池之后:<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丰收的希望:<br><br><br>起程:<br>
 楼主| 发表于 2009-11-3 18: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回复:那些日子我们曾经走过--记千米山之望军山-大杂顶-耙齿形-大坳-乌树头穿越

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11-25 22:28 , Processed in 0.120667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