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风雨断肠人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全文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2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圈外的五指峰:O):O)

唉!看了让人心痒痒,我也要去流浪……B):})
发表于 2007-7-2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豆花 wrote:
比较喜欢看小肠GG的作品 <BR> 不知道该怎么说你了 <BR> 人长得帅就算了 <BR> 连作业都完成得这么漂亮 <BR> 太让人嫉妒了嘛 <BR> 下次一定要和你混混 <BR> 看看我能不能有所提高


实在忍不住在精化帖子里灌水了...
你见过我们家大叔吗....
头像是不能信滴.....
发表于 2007-7-3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回复: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宝宝 wrote:
<BR> <BR> 实在忍不住在精化帖子里灌水了... <BR> 你见过我们家大叔吗.... <BR> 头像是不能信滴.....


深有同感!
 楼主| 发表于 2007-7-3 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终于到了离别的时候,合影、拥抱、送行,神山见证了这几张略显稚嫩的笑脸最后一次在高原的阳光下聚拢在一起。我们都没有太多的言语,虽然你们即将结束旅程,但我知道经过雪山的洗礼和神山灵气的冲击,此行已然无憾,我更加知道,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你,故事从不缺乏精彩。我真的很期望你们当中有人能给我说说小鬼和两个媳妇的故事,矫羽和以色列美女私奔的故事。一路走好,我的兄弟,昨天我们一起走过,明天我们还将共同疯狂。你们归去了,上班,灌水,养家糊口,我们还在继续流浪,流浪,直到风停止了……
      上路了,希望神山不要将我拒之门外。临行前听别的队伍说梅里还在封山,进不了雨崩,我是不到黄河不死心的人,决定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了我回头。沿着无聊虫指点的捷径向西当村进发,这果然是条捷径,一个半小时便从飞来寺下到西当村,后来验证了,如果乘车绕公路的话,需要两个小时。而更让我满足的是路上很宁静,空旷的群山,寂静的树林,孤立的房屋,还有悠然自得的牛羊,而足下,澜沧江在缓缓流淌,西当村的炊烟在袅袅飘荡。路上聊聊人生,谈谈理想,心旷神怡,不知不觉便下降了1000多米到达澜沧江边上,而不经意间我们便逃掉了进西当的60元门票,一箭三雕。非常感谢无聊虫,介绍一条如此经典的线路,那些临行前嘲笑我们徒步进西当村的人可以闭嘴了,现在我可以自豪地对他们说,两条腿有时也会比四个轮子功能强大的。这条线路的路口在飞来寺那排白塔旁边,路口挂满经幡,一路上不要管什么指示牌,见到岔路转右就是。路有些陡,但路况良好,感觉上比梧桐山轻松很多。
      没想到这么快便能到达西当村,在进西当村的澜沧江吊桥上休整片刻,正要庆幸我们可以偷偷溜进雨崩的时候,桥对面走过来一男一女……
发表于 2007-7-4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B):O)xx(:~)
直接倒地!
本来以为已经完了的故事,居然还有新篇!
小肠,叔叔,大叔,大爷,大佬,求求你,快点吧!!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正要上去问路,却听到两人远远地喊,“封山了,不要进来了。”我心猛地一沉,终究还是逃脱不了上天的安排。两人走近了,原来他们是政府专门派来守着这个路口的,而进雨崩的各个路口也有警察在把守,可谓十步一哨,防得密不透风,连只苍蝇也飞不进去,而雨崩村里的人也不准出来。真不知该为他们全心全意确保人民的生命安全的精神感到钦敬还是可笑。政府这次倒是挺雷厉风行,严守岗位,连一些外地官员到来也绝不通融,他们这样做倒是可以回复神山的清静。无可奈何,只能让两个守卫领着我们出去了。我倒没有太多怨言,其实,在清晰地看到神山的一刻,我已心满意足。
      可是,究竟在哪里有了差错
      为什么,在千世的轮回里
      我总是与盼望的时刻擦肩而过
      相遇之前,我为你
      曾经那样深深种下希冀
      相遇过后,为什么
      总会有些重要得细节被遗漏

      守卫把我们领到西当村里的阿布家,阿布应该在当地挺有名气,外来的游客一般都由他来接待。阿布家是典型的藏族特色,家里摆着神龛,墙上挂满达赖和班禅的画像,当然,不无例外地,门前都拴着条硕大的藏獒。阿布很是热情,用酥油茶馒头腌肉蚕豆来招待我们,还拿出了自种的核桃,很香,可惜我那时已没什么胃口。阿布似乎看出我们心有不甘,便主动帮我们打电话问政府的负责人,折腾了好一会,得出的结果是,让我们等等,一会有专员到西当村。我想这基本是没戏了,不过等等也好,体味下藏区的民风俗习,而且正如阿布说的,等下还有免费车送出去,何乐而不为呢。
      等待期间,阿布很健谈,把藏传佛教,藏区神山等大侃特侃一番,什么密宗禅宗静宗,什么黄教白教花教,什么布达拉宫大昭寺塔尔寺……如数家珍,我听了觉得很新奇,而见怪世面且信佛的小朋友则如逢知音,跟阿布一起口沫横飞,面红耳赤,不亦乐乎。聊着聊着,就把话题转到转山上来。原来虔诚的藏民每晚都要念经,,阿布教了我们一句,实在太拗口,记不住,而他们每天都要念几百几千次,晕。每念一句就移动一颗珠子,佛珠有几层,最底层有108颗,当108颗珠子都移动了一遍后就移动一颗上一层的珠子,如此类推,据说要把所有的珠子都移动过一生才能得到超脱。我看着都觉得头晕,何况他们还要边念经边转动经筒边走路。看过一部记录片,一个英国间谍正是靠念珠来计算脚步,最终算出印度到西藏的距离,他们真神人也。藏民一生至少要转三次山,结婚前一次,结婚后一次,老了后又一次。转山是件艰苦而倍受折磨的事,而藏民却把这当成人生必经的神圣仪式。这到底是个怎样的民族,这应当是极有毅力的民族,有如此根深蒂固的宗教信仰,和如此虔诚人人民,外来思想无论如何也动摇不了它的根基。聊得正酣处,阿布拿出经筒和佛珠来亲自演示一番,很有趣而又令我肃然起敬。
      过了好一会,政府的专员终于来了。带头的一个很有福相,腰间的手枪晃来晃去,子弹夹并没合紧,露出锃亮的子弹。他们一进来便大大冽冽地坐下来,一大串钥匙“咣噹”砸在椅子上,边说话边抓起东西往嘴里送。我觉得很不爽,他们一来我便知道结果,说也是白说。还是乖乖地服从上天的安排吧。等他们茶足饭饱后,我也心安理得地让他们用车送我们出去。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坐警车,感觉很奇特。我正好坐在最后的位置上,后门装有铁窗,向窗外望去,滚滚黄沙,不由自主便想起那首“铁门啊铁窗啊铁锁链,手扶着铁窗我望外边,外边地生活是多么美好啊,何日重返我的家园。”的确,普通人坐在警车上会有被禁锢的感觉,正符合我此时的心情,想飞翔的心被宽大而厚实的网重重捆绑住,欲摆不能。
      虽然不能进神往已久的雨崩村,令满怀希望的心大大受挫,不过长了不少见识,也体会了一把貎似失去自由的痛苦滋味(但这样总比一步步地爬回飞来寺的感觉好多了),很新奇,多少减轻些心中的失落感吧。
发表于 2007-7-7 1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O)这个圈划那了么长,想要出书吗?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在山路上绕了很久,才到西当村的卖票处,警车在这里把我们放下。我们只能等回头车把我们捎上了,闲着无聊,对着梅里的方向发呆,整理下失落的心情。
      “那一月我摇动所有的经筒,不为超度,只为触摸你的指尖。那一年磕长头匍匐在山路,不为觐见,只为贴着你的温暖。那一世转山转水转佛塔啊,不为修来生,只为途中与你相见。”
      不知为何又想起这句话,可惜,如此虔诚而发自脏腑的感觉,这次旅程已不能再遇到,以后,也不知何时才能了却此心愿了。
 楼主| 发表于 2007-7-8 00: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很幸运,没多久我们便碰到一辆回德钦的车,车上已坐了一对从北京来的夫妇。司机很有型也很幽默。一面络腮胡子,戴副墨镜,酷酷的,不时语出惊人。车行一段后,司机突然冒出句:“飞来寺?我们不去飞来寺哦。”吓得小朋友尖声惊叫。其实到德钦,飞来寺是必经之路。公路修得很好,但山实在太雄伟太密集,公路不得不沿着山脊绕来绕去,弯很多很急。有时一些急转弯的旁边就是万丈悬崖,梅里雪山就在眼前闪着白色的光芒。真是坐得人心惊肉跳的,那对北京夫妇不时地对司机说“开慢点,再慢点。”那司机还真有趣,真的开得很慢,慢得跟骑自行车差不多,有时还故意来个急刹车之类的。我们大家都笑了。
      良久,车才姗姗回到飞来寺。我们都庆幸十分明智地选择了那条捷径,如果从公路坐车去的话,不知浪费多少时间,失去多少乐趣,还要多交60元门票。因此,作为一个户外运动的爱好者,我以十分诚恳百般热情千颗真心向广大有一丁点多动症的人民群众推介,逃票吧,你绝不后悔。不过如果你想以雄厚的财力去支持德钦的旅游事业,那也无可厚非。
      趁时间还早,我们到真正的飞来寺逛了一圈。真正的飞来寺还要从我们住的地方向前走几百米,座落在一个凹下的谷地上,不甚起眼。飞来寺应该是有故事的,不然怎会平白无故地飞来呢?故事我无从获知,但飞来寺还是一如既往地为神山站岗放哨,是外界进入神山的第一门户。飞来寺四周整齐地摆着金黄的经筒,进寺前先把经筒转一圈,以洗净远道而来的尘垢。今天似乎是个节日,寺里一位女藏民正虔诚地朝拜,当真是五体投地,直到我们离去时,她犹在心无旁鹜地起立、念经、趴下,不知重复了几百次,看得我心慌慌的,这样一个民族如果下定决心要干某件事,不知有什么力量能阻止。我也试着对神像参拜一番,但杂念太多,罪过。
      走出飞来寺,看到远处的山峰像刀削般,刚毅挺拔,正如这里的人民。公路像长蛇般在山腰中穿行,不断延伸至远方,远方……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我们真算幸运,回到旅店收拾好行装后便碰到一辆要回中甸的车,可能上天为我们未能进雨崩作出补偿吧。车缓缓开动了,神山也渐渐离开了我们的视线,前路通向何处,我也不知道。现在一切已不能按计划行事了。
      从飞来寺到中甸亦需要5个小时的路程,漫长的旅途中,我们很自然便跟同行的人攀谈起来。跟我们同行的也是一对夫妇,来自新疆,足迹遍布天山南北,昆化内外,已对雪山产生审美疲劳,因此对梅里雪山的壮美景色并不感冒。或许他们更适合去看看海的广袤和热带雨林的苍翠。但听他们给我们介绍金秋中童话般的喀纳斯,圣洁的博格达峰,以及吐鲁番盆地四季飘香的瓜果,令人心弛神往。远行又多了个新目标,哎,地球上值得去的地方太多了,而人生苦短,一生能走几个地方呢?每次出行都能带给心灵的震撼,都能在记忆中牢牢地占据着一定的空间,便已足够。
      聊着聊着,不知怎么把话题转到藏獒上来。我们的司机也突然来了兴致。
      “说到藏獒,我可是专家,我家就养有两条藏獒。”
      “纯种藏獒很珍贵,据说可炒到一百万美元一条。”
      “养藏獒成本很高,我家的藏獒每条每天要喂70块钱的肉。”
      “藏獒很忠诚,也很欺生。我妹妹因为长年在外读书,回家时一定要由家人陪同着,怕被藏獒攻击。”
      哇,大长见识,真是人不可貌相,一个普通的司机竟有如此大能耐。绝对不能小看偏远地区人民的经济能力。后来听他介绍说他家里还有一个车队,一家旅店,准备一家人驾着几辆越野车到可可西里度假去。司机小伙子人长得蛮帅。弄得小朋友心花怒放,差点就抛下我们跟着司机到可可西里去了。记住了小朋友,司机叫扎西尼玛,电话号码是074 5820。
      途中,我们经过了白马雪山,这是另一番壮美。头顶,飘荡的白云伸手可摘,脚下,苍茫的雪原无边无际。仿佛雪的尽头,就是天边的尽头。看到这种景象,我们的一致反应是,跳下车去,不顾一切地往前冲。汽车就在雪山顶上飞奔,真的没试过在离天空这么近的地方乘车,那感觉真的很棒。路边还有一滩一滩的积雪,据说几天前这里还下雪了。见过雪但还没见过下雪,我想下雪时在这高山顶上飙车一定很爽,车前纷纷飘落的雪花,与车轮辗起的雪水交积在一起,引人进入梦境。天上地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天大地大我最大,在这刻,我可以为所欲为,在这里,我是世界的主宰……
      兜兜转转多时,终于到达了中甸,也就是闻名天下的香格里拉。这里已进入金沙江流域,至此,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我们已一一走过。
 楼主| 发表于 2007-7-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车上的新疆朋友给我们介绍了滇藏驿站旅店,是他朋友开的。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我们要走时,有车,我们要住时,有店。中甸也有四方街,在街上弯来绕去,终于在一个大转经筒旁边找到滇藏驿站。很感谢这里的人民,我随便进了间旅店问滇藏驿站的位置,虽然他们知道我们并不是入住他们的店,甚至是去他的竞争对手那里,但他还是很热情地给我们指路,也并没趁机拉拢我们入住的意向。在这点上,这里的人民表现得比大城市的文明多了。
      滇藏驿站环境不错,价格也便宜,就是光线暗了点,不过我们已相当满意。滇藏驿站这名称很有点行走天涯的味道,宣传画也很有诗意,大概店主想当年也是个户外爱好者吧。
      整顿完毕已是晚上九点,一天都没进食,我快饿晕了。随便点了盘耗牛肉饭三下五除二便吞下去,可怜,第一次吃耗牛肉都没吃出是什么滋味,小朋友又要指责我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了。这里的四方街很冷清,漫无目的地逛了下,便找了家酒吧进去闲坐。点了听西藏啤酒,天啊,一听啤酒竟然要13元,我真想问问这种啤酒是不是用喜马拉雅山的雪水酿制的。正发呆间,酒吧的主人拿着幅唐卡到我们面前一口气喷出一大通英语,弄得我们一愣一愣的。后来总算勉强弄明白,原来他是在介绍手中的唐卡,那是幅神图腾,这个代表眼睛,那个代表咽喉,诸如此类吧。后来他又介绍说他是藏族人,在昆明念了五年书,然后在中甸开了这家酒吧,每天抓着老外练口语。似乎今天生意比较冷清,便只好抓我们来磨刀了。他语速很快,说话很主动,天马行空般,想到什么说什么,其实一直都是他在说,我们只是间中附和几句,老实说,我还真跟不上他敏捷的思维。后来他似乎觉得我们不适合供他练习,也不大跟我们搭话了。其实我蛮佩服这种人,为了理想和爱好,下决心去实现,尽管外人看来行为古怪,却依然故我。至少,他们真的去做了,很多人虽然想干这样那样的,却从不敢去做。
      今天似乎也挺漫长的,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内心也跌宕起伏。旅途就应该这样,有失落,有惊喜,有经历,有感想。
发表于 2007-7-11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记住了小朋友,司机叫扎西尼玛,电话号码是074 5820。

哈哈,这家伙。。。

终于长出了一口气,本人十年没读过小说了,想不到这两天还可以读到如此精彩的文字,小肠,寒江刻意向我推荐的山友第一大帅哥-----呵呵,加个名堂-----才子也,非小肠莫属

我的心已飞梅里雪山了,梦想哪天我也有一个月的假期,是否我也能够去享受用雪搓澡的心跳
发表于 2007-7-11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好贴好贴
发表于 2007-7-11 21:2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向往,什么时候也这样自由的走一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去流浪,希望这一天不会太远,而我不会太老。。。
 楼主| 发表于 2007-7-23 2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5月8日 晴 香格里拉的休闲午后
      还要值得一赞的是滇藏驿站有电热毯,这样,身体构造与地球人不大一样,极度怕冷的小朋友可以安然入眠了。第二天挣开眼时已是八点多,这令平时六点钟就起床的小朋友捶胸顿足不已。没办法,这么多天以来第一次睡了个安稳的觉,而房间里的光线又太暗,正催人入眠。
      中甸即香格里拉,有太多美丽的传说。传说中那位盖世英雄会穿着金甲圣衣、踏着五彩祥云来迎娶他的紫霞仙子……天啊,还没从沙滩运动会中回过神来~~~~~xx(不过现在似乎还不是到香格里拉的最佳时节,据说九月的香格里拉,一路繁花似锦,人们都淹没在大自然灿烂的笑中。而这时我们只能对着干瘪的草甸发呆了。
      既然进不了雨崩,我们一时也没什么计划,那就花一天时间来闲逛,当是休整吧。中国西部的城市规模都不大,生活节奏很休闲,九点多了,街上还没几个人,令过惯深圳快节奏的我一时还适应不过来,腿脚都不知道摆哪好。难道我真如小朋友所说的,这辈子都与休闲的生活无缘了?在街边吃了碗米线和几个汤包,还有豆浆和粥,分量很足,差点把我撑死。我想,在这种地方过日子,很快会变成猪的。
      闲话少说,在小朋友的极力推荐下,我们逛去了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松赞林寺。经当地人指点,绕着近道,翻过一个小山包后,一座金壁辉煌的建筑便豁然在眼前。只是在这佛门清静地,一群人熙熙攘攘的不知在干什么,好一幅奇特的画卷。
发表于 2007-7-24 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2007年7月24日下午,深圳,睛空万里。闲来无事,仔细从头到尾看了一遍,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一切都静止了。

羡慕一下这个行程中的小朋友们,人生有此一段记忆,真好呀。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似乎他们是在割草。恕我们城里人愚钝,我实在联想不到他们割草有何用。不过,这么一大群人集体劳作的场景,不禁让我回忆起儿时的农忙时节,那种收获的喜悦,虽然辛苦,但大家都热情高涨。而家里的小孩,就放任他们四处玩耍,也不担心他们会捣出什么大乱子。记得那时真是最快乐的时刻,不用干活,又不用锁在家里,大自然的天地是如此广阔多彩,时而钻进草垛里躲太阳,时而扑在田里捉蝈蝈,时而爬上树去掏鸟窝……无忧无虑。
      在一个草堆旁我们碰到一个小孩,一点也不惧生,见我们拿着相机只是好奇地望着我们。家中的大人们不知到哪里劳作去了,似乎很放心让他一个人出来玩。要是在城里,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孩子们不是被锁在家中便是送往幼儿园之类的,哪有如此的自由。我想,这皆因是人与人之间存在太多的猜疑,社会存在太多的阴暗面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后,却愈加惧怕生活,非要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倒不如偏居这荒僻的一隅来得逍遥自在,悲哀。幻想着有一天,我们的四周没有了戒备森严的壁垒,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孩子们在温暖的阳光下欢快地跑着,跳着……
发表于 2007-7-25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不经意间,看到了这个大圈圈。 被深深的吸引住了。
整一个下午,头一次在图书馆里连续排队上网:I:I只是为了数完小叔的大圈圈,哈哈,看了2个多小时啦!终于翻到了10页,跟上了趟。

被远行的互助、人文、美景所吸引,很期待我也能踏上远行的征途。其他废话就不说了。 小叔继续画圈!~~ 
 楼主| 发表于 2007-7-25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不知大家看到这个场景有没有想起秋天的感觉。空旷的原野上,悠远的天空下,凭空多了个木棚。孤独、凄清,却隐隐透着坚毅与顽强。秋天大概是肃杀的,在这漫无边际的空旷里,人仿佛能听到冲锋陷阵的号角;秋天大概是隐晦的,谁又能想象到这孤独的木棚隐含了多少故事与期待,或悲或愁,亦喜亦忧。这木棚大概是用来晒粮食的,秋天虽未到,却已提前感受到秋天的气息,有秋天的苍凉,亦有秋天的收获。不管怎样,在这恢宏的寺院旁边碰到这样的肃杀与隐晦,我的心里是宁静的,我的思绪是漫无目的地飘着的……
发表于 2007-7-25 16: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2007年,我在滇西北画了一个圈(永远的流浪者~~~)

这个骚人写个作业杂写了这么久啊?
等死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6-10 09:40 , Processed in 0.106148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