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友户外网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楼主: shocklin

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全文完)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然而穿过密实的经幡看到多克拉卡垭口的西面山谷(俗称阴谷)后,我绉起了眉头,没想到要冲出地狱还是要先过雪障,和东面一样,积雪由山顶直下谷底,没得选择,中间连一块泥土都看不到,我见马蹄印是直插而下,没有横切,我们也只能有样学样。李顺说去年他来的时候,这里的下山路是59转108弯(这么巧?又是108?),转到人都快疯了,可见那坡有多陡多长,他还拍照为证。那今年会不会摔疯了呢?还是让他这有经验的人士打头阵吧,老冒、杨老随后,我夹在中间,而由克桑及花开收队,一行人开始直落雪谷。

不过打死我也不肯再用走的下山,我宁愿滑入雪洞闷死也不想摔死!我对我那双鞋彻底失去了信心。花开也鼓励我,她说只要张开双腿坐着下滑,阻力就比较大,不会滑的太快,也可以把背包先丢下去,人再滑下去。这主意不太好,万一背包卡在半山腰而我又滑下去了,那岂不更惨?我开始有点后悔,以前没有在雪地练好用屁股滑雪,只晓得打雪仗堆雪人。不过看起来这积雪像碗状的谷底还是蛮安全的,起码不会像垭口东面,雪的底部尽头就是岩石,再加上李顺偶而也会滑上一下,所以我决心一路滑到底!

滑雪下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不过我的胆子实在太小,稍滑动一下,我就用登山杖插入雪中煞车,然而强大的下冲力造成登山杖插得很深,甚至只留下了手柄露在外面,我得费很大劲才能拔出来,所以停顿的时间远多过下滑,连花开她们用走的都比我快。所以我决定滑远一点再煞车减速,不过事情并没有我预期的那么好,速度快了,冲力更大,我那登山杖两下子就折弯了,起先是弯一点,后来几乎成了〝?〞字形,我索性反过来插,那〝?〞字形又变直了些,但也弄丢了杖尖。此时我已落后花开她们有一段距离,事到如今只好豁出去了,不插啦!我开始快速下滑,但速度并未像自由落体那样不断的加速,原来是夹在我双腿中间的雪越积越多而形成了阻力,一度我还得清除积雪才能滑的更顺利,于是就在我的大喜乱叫声下,我冲到了谷底,虽然滑的是笨的可以,也整烂了一只登山杖,衣背还跑进了大量雪块,毕竟!我还是完成了任务!并从中得到难得的原始滑雪经验,太好了!后来花开告诉我可以把防雨布铺在下面,然后坐在雨布上滑下,我想只要能克服速度的心理压力,也许下次有机会我会尝试。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没想到下这段长约900米下降400米的滑雪路竟然用了近1个小时,如果是在没雪的季节走108弯,我想一定会走得吐血。在谷底,我原本打算放弃那只已弯的不成样的手杖,但杨老用手七折八扭的又将它整直,只是它不仅没了杖尖,同时再也不能收缩,实用价质大为降低,对我来说,它存在的意义主要是心理心素:有总比没有好!随后我们在山谷右侧无雪的山腰近底部东向横切,只是可用于横切的山路相当多,这些路都是通往山谷出口,因此都可以走到咱俗塘牧场,但我不明白为何功略上把其中的一个地点命名为攀岩石壁,我们一直以为要在这里攀岩,结果却成了漫步。走到这里,山谷的雪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砾石、低矮灌木、溪流与野花群落。再往前行,溪水渐宽,谷底也成了开扩的野花草甸,而半山腰更斜躺着大量的枯木,我想那应该是大雪留下来的成果吧!后来得知那溪水是曲那容那河的源头,曲那容那是黑水的意思,但我看此溪水甚清,比起澜沧江的黄泥水可是好看多了。下午2:20我们到达咱俗塘牧场(H3700)午休点,马匹们早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但阿钦布却是一脸惊魂未定状。

野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野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野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咱俗塘牧場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咱俗塘牧場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很快我们就听到马匹及马夫过垭口的惊险事件,阿钦布说它牵着马匹下垭口,当时李顺已在垭口顶,正当李顺对着下行的马队喊出加油之后,其中的一匹马前脚踏入空雪中,马匹随即翻倒滚下,也连累了另外一匹马一起翻滚,而走在前面的阿钦布瞬时被两匹马连续压入雪中,没想到电影中的情节竟然真的活灵活现的上演了。幸好这翻滚落下的距离不太长,阿钦布也无大碍,只是其中的一匹马的前腿流了一点血,而且是受惊过度,需要调理一下,所以原定今天要走到曲那塘的计划只好改为作阿江德,我听完之后不知是应惊还是喜。没想到垭口是如此险恶多揣,我们倒是玩的不亦乐乎,而改以作阿江德为营地更有点像是因祸得福,我确信大家有能力走到曲那塘,不过肯定是极其辛苦,远苦过第1天的行程。不过奇怪的是李顺在垭口上并未提及摔马事件,也许他怕大家吓的不敢走了。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其实此刻的我因药效发生作用,沿途排尿次数增加,状态也渐正常,所以午休时我吃了不少露粮,更喝了大量的水。我们休息40分钟之后,下午3点再次上路,但此时已全无早上出发时的紧张与压力感,因为由此开始到作阿江德是8km余的一路缓下坡,可以愰悠悠的走过去!不过我们全然没料到才上路没多久,一些奇花异草就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于是大伙们忙着拍照,近拍不过瘾就趴下凑近拍,而此起彼落的惊呼声亦不绝于耳。对于拍花,我想李顺是最投入的,他拍的时候像是和花儿们在呢喃对话,整个脸恨不得能钻到花蕊中。那像我,我最多是点到即止,我想,他的女朋友一定能深刻体会他的细心呵护吧!

山花遍佈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乍見美麗而誘人的罌粟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5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拍攝奇花異草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嫣紅滿樹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这里的地名、山名及溪流名的不统一是个麻烦,我想,不少名称是由藏语发音转译而来,但不同的藏民发音未必相同,再者也未必每个藏民都能正确的道出每一个名称,更何况官方的称呼又可能不同,所以有些名称和标示的差距很大,就在第1天,我看到协助清雪障的藏民是扛着两只不锈钢地标上山,而其中一个地名是我完全没见过的,更糟的是他们把地标丢在地上没竖起来就走了,他们为甚么不利用山上大把的木材资源做指标呢,那可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是免费的。

丟在地上的標示牌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曲那容那河在这段路上是越发壮大,几乎是隆那河的两倍流量,我看到河中的石头是暗棕色的,清澈的溪水在石头的衬底下也呈现暗灰色,不过这仅是错觉,但此河却因此而被冠上〝黑水〞之名是颇富感性的。这段路上,沿途有不少山溪,当然!曲那容那河就在路旁,?愁没水喝,只是要在那隐藏在密林中的喘急恶水里取水,不是件容易的事。由咱俗塘牧场前行约3km,马夫们开始忙着摘野菜,方便的很,就在路旁。阿钦布说这野菜有一点苦味,这可难不倒我!我早已迫不及待的想一尝其滋味了。

曲那容那河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曲那容那河谷

发表于 2008-6-1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惊险过后的小花来之不易,试作打油诗一首。

雪山横空与天接,
神圣仙佛此处歇。
攀爬滑溜出地狱,
悟彻一花一世界。

shocklin wrote:

野花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曲那容那河谷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一览众山 wrote:
惊险过后的小花来之不易,试作打油诗一首。

雪山横空与天接,
神圣仙佛此处歇。
攀爬滑溜出地狱,
悟彻一花一世界。



小山真是才子能人!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採摘野菜

 楼主| 发表于 2008-6-14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梅里雪山外轉隨行雜記

这段路上还有一个特色,在咱俗塘牧场就可以看到树木横尸偏野,不过都是躺在半山腰,但这段路上却有不少巨木档道,其中大部份都被牧民用电锯斩出了开口,那切口还十分新嫩,说明是牧民近日上山打通了山路以方便牲口通行,不过还是有少数巨木档道,我想应该是新倒下来的,我们得费点功夫才能爬过去,但我看到阿钦布也带了电锯上山,只是不知道他此番用过没。有意思啊!我只听过带开山刀上山的,却没看过带电锯上山的。不过真正可惜的是那些木材,成千上万的葬身山野,从此腐化成山肥,木材资源的紧缺在这里不是受关注的话题。相反的,这儿因林木茂密,一切都是自然的生生不息,就算是偏地腐木,也只是山林生命循还的一部份,徒步其间好比是接受原始净化心灵的洗礼仪式。

鋸木清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山友户外网

GMT+8, 2024-6-11 08:28 , Processed in 0.081645 second(s), 1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